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腾越起义

腾越起义

清末云南腾越(腾冲)各族人民反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腾越同盟会支部成员,响应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号召,在张文光、刀安仁(傣族,原干崖宣慰使)领导下,聚集腾越的革命党人,于卧牛岗歃血誓众,宣告起义宗旨。10月27日夜,张文光率领由“自治同志会”组成的起义军一队(敢死队),在巡防军第四营队官李学诗的配合下,击毙该营管带,夺得指挥权。同时,驻腾新军七十六标第三营左队排长陈云龙亦击毙管带张桐,夺取新军左队的军权。张文光等乘胜包围腾越总镇兵署和军械局,在新军第三营后队和巡防军第五营的配合下,一举攻克总兵署、军械局和全部军政机关。经过一昼夜激战,起义成功,成立滇西都督府,张文光被推选为都督,后又增补刀安仁为第二都督。半月间,革命军分兵进攻永昌(保山)、顺宁(风庆)和云龙等地。起义队伍扩大到23个营,包括汉、傣、景颇、傈僳等族群众,一度控制腾冲、保山、龙陵、顺宁、云县、临沧、云龙等滇西广大民族地区,并在云南第一个建立起革命政权。孙中山闻讯,特致电嘉奖祝贺。

猜你喜欢

  • 多吉僧格

    清末德格土司。藏族。罗追彭错长子。光绪二十三年(1897),因袭土司职,与弟昂翁降白仁青争权。驻藏大臣命其代理土司庶务,保管印信。二十九年(1903),其弟复逼交印信,因势力不足,赴西藏向达赖喇嘛和驻

  • 河平王

    元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至元五年(1268),宪宗蒙哥第四子昔里吉始受封。

  • 来阿八赤

    ?—1288元朝将领。又作阿八失、阿八赤。唐兀人。术速忽里子。初为宪宗宿卫,随军攻宋,后奉命往监元帅纽邻军,领兵驻重庆铜罗峡,击败宋援军都统甘顺军。至元七年(1270),随军攻襄樊,奉命督运粮械。十四

  • 塔布囊

    明代蒙古对女婿、仪宾的称呼。蒙古语音译。亦译倘不能、倘不浪、傥不良、他不能、他卜能、拓不能、它卜囊、他卜浪等。一说源于“五王”,即弘吉剌、兀鲁兀、忙兀、札剌儿和亦乞列思5部探马赤。此五部在元成宗以后相

  • 旧额鲁特

    见“察哈尔额鲁特”(2479页)。

  • 门强

    藏语音译,意为“流浪不定的人”,又称“打雪猪的人”。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由※差巴(支差的人)和※科巴(意为“需要的人”,有属民之意)分出来的一个社会阶层。流浪的“阁帕尼屏”亦称之。无家产,无固定

  • 黠戛斯朝贡图

    反映黠戛向唐朝贡盛况之画卷。又名“王会图”。唐开成五年(840),黠戛斯军破回鹘,占领其牙帐时,遇见唐下嫁回鹘可汗的太和公主,当即遣达干10人护送公主返唐,途中被回鹘乌介可汗邀劫。黠戛斯可汗屡遣使至唐

  • 龙州起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起义。1930年春,由共产党人掌握的桂军警备第五大队共1500余人开赴壮族聚居区龙州,于2月1日在该地宣布武装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简称“红八军”,由俞作豫任军长,邓斌

  • 库科苏山口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特克斯县城东南7公里库科苏山口西侧台地上。海拔1235米。北邻特克斯河,南倚天山山脉帖尔斯克山。有墓葬40座。封堆大都较小,高50公分,直径3—5米,表面均铺卵石,外观如石堆,少数封

  • 七世达赖喇嘛传

    书名。清章嘉·若贝多杰(藏族)撰。编年体。记述清代藏史著名人物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自康熙四十六年(1707)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的政教活动。内容主要有:清朝废黜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至七世达赖圆寂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