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奴甘父
见“甘父”(481页)。
见“甘父”(481页)。
元代乐曲之一。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设管勾司,后改称常和署,专门管领回回乐队、演奏回回乐曲。其曲大多亡佚。史载有《元里》、《黑某当当》、《清泉当当》等三曲,留名于世。
?—1490明朝官员。原名阿讨刺。哈密都督佥事哈只阿力子。因父在英宗被瓦剌北俘时,有翊戴功,英宗天顺(1457—1464)初复位后,携家入附,未至,道死,母倒剌携瑜至京城。上疏求袭父官,不允,许为都指
? —1450明朝太监。蒙古族。正统十四年(1449),随明英宗征瓦剌,在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兵败被俘,降也先,告以内地虚实,劝也先内侵并充向导。献策从宁夏进兵,夺取陕西苑马寺马匹,直趋江南,置
清末学者。满洲镶白旗人。姓高佳氏。字养吾。历官内阁中书科笔帖式、度支部笔帖式。著有《字典校录》、《字雅选文》6卷及《恬知轩诗集》。
清皇室遣旗员于狗房理事者。清代禁中设鹰狗处,下设养狗房。以侍卫(三至六品官)任其统领及正副头领,管理豢养、驯服猎犬诸事务,是为“狗上行走”。※闲散官员暂时委用其间,以督率养狗拜唐阿(执事人)供役者,亦
宋末元初云南罗武部土官。彝族。为大理37部之一罗武部长、武定凤氏土官一世祖阿而(《明史·土司传》作阿历)之玄孙。世袭罗武部(居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长。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忽必烈以太弟征云
参见“雪山党项”(2036页)。
1023—?辽代将领。字婆丹。奚族。为奚六部敞稳萧突吕不之六世孙,萧拔剌子。史载其貌伟善辩,能通契丹、汉两种文字。善骑射击鞠,所交皆名士。年四十,始入仕,为护卫,参与平定皇太叔耶律重元叛乱,以功迁护卫
藏传佛教举行法事的一种称谓。《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搠思串卜,华言护城也。”藏语chosskyongs chenpo,译为“护城”,为护法神祝祷所举行的法事。
即“侯力归”(16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