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

书名。南宋李焘(1115—1184)撰。520卷。孝宗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1177)陆续呈进。焘,丹棱(今四川洪雅)人,字仁甫,任地方官及兵部员外郎等多年。博览群书,熟悉当代典故。取北宋9朝史事,仿司马光《通鉴》体例,撰成此书,实即编年体北宋史。计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迄钦宗靖康二年(1127)凡168年兴衰之迹皆详备于此书。自言编纂原则,“宁失之繁,勿失之略”。取材范围极为广泛,包括实录、会要、国史等官书,及文集、笔记等私家著述。自搜求史料至完成书稿,近40年之精力尽瘁于此。此书求全求备,详引他书,因而保存大量史料,若干佚文、佚书,可自其中辑存,仅此即具有较大史料价值。淳熙十年(1183)重编定为980卷,并上《举要》68卷,《修换事目》10卷,《目录》5卷,都1063卷,但世少传本。今本系《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辑出,阙熙宁、绍圣间共7年及徽宗、钦宗2朝历史。清嘉庆时(1796—1820)张月霄据阁本抄本印刷;称《爱日精庐》本。光绪中(1875—1908)浙江巡抚谭仲麟聘杨莹、黄以周等以《爱日精庐》本为底本,校以文澜阁残本,有所是正,由浙江书局刊印。现通行有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

猜你喜欢

  • 纳林河

    清代新疆河名。中亚锡尔河上游。唐代称真珠河。清《西域水道记》云:纳林河西流,有喀喇河自北来汇后,凡西南流四五十里,折而西北流四百余里,始出中国境外。原为中国新疆河流,后被沙俄并吞。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

  • 蒙古自治邦

    日伪政权。1941年8月4日由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改组而成。设在张家口。对外仍称“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任主席,于品卿、李守信任副主席,最高顾问为日人金井章二。实行蒙、汉、回分

  • 完颜撒合辇

    ?—1232金宗室、大臣。女真族。完颜氏。宣宗朝(1213—1223),累迁同签枢密院事。宣宗病危,拥金哀宗夺得帝位,由是倍受亲信。正大元年(1224),为同判大睦亲府事,兼前职。四年(1227),蒙

  • 妣吉

    明代蒙古台吉之妻的称呼。蒙古语音译。亦译作比妓、比吉、妣妓、比姬、必济、拜济、嬖只等。源于汉语“妃子”。明代蒙古有许多著名妣吉记载于史册,如为夫报仇的※鄂勒哲依图鸿郭斡妣吉、达延汗之祖母※齐齐克妣吉(

  • 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五世

    见“罗布桑纳木札勒”(1424页)。

  • 北凉太祖

    见“沮渠蒙逊”(1513页)。

  • 契丹原字

    简称“原字”或“小原字”。组成契丹小字的最小读写单位。每个契丹小字分别由1至7个不等的原字组成。据现有资料统计,原字总数为510余个。参见“契丹文字”(1565页)。

  • 泰耶尔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泰耶尔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泰耶尔人约有6万,居住在台湾北部,台中埔里以北广大山区,浊水、北港、大甲、大安、后垅、大嵙崁、大南澳、大浊水、达奇里、木瓜等溪流域,

  • 牂柯江

    古水名。又作牂牁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包括南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和西江、番禺江,长约2000余里。古※夜郎国在此流域之上游。明清以来,考释此江方位而以其相当于今之某水者有都江或沅水

  • 都家班

    ?—1313元代乌思藏高僧。萨迦人。曾任萨迦寺堪布。《元史》载大德九年(1305),元成宗封其为帝师,皇庆二年(1313)卒。又载大德九年成宗封相儿加思(相加班)为帝师。都家班未到达过大都(今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