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窦炽

窦炽

507—584

西魏、北周、隋大臣。字光成。一说为鲜卑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一说本为扶风平陵人。其10世祖窦统避难亡奔匈奴,遂为部落大人。拓跋鲜卑南徙,因家于代(治今河北蔚县西南),赐姓纥豆陵氏。有谋略,善骑射,少从范阳祁忻学《毛诗》、 《左氏春秋》,略通大义。魏正光(520—525)末,随父窦略避地定州,投葛荣,随军战。永安元年(528),随尔朱荣家于并州。为都督,以骠骑将军侯琛攻葛荣别帅韩娄于蓟城,以战功拜扬烈将军。三年,授员外散骑侍郎,迁给事中。建明元年(530),加武厉将军。太昌元年(532),随东南道行台樊子鹄追击尔朱仲远。又率骑败梁将元树于谯诚,封行唐县子。寻拜直閤将军、银青光禄大夫,领华骝令,进爵上洛县伯。后拜閤内大都督,迁抚军将军、朱衣直閤,从孝武帝西迁。西魏大统元年(535),别封真定县公。从宇文泰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皆有功。十三年(547),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出为泾州刺史,改封安武县公。废帝元年(552),任原州刺史,抑挫豪右,申理狱滞,在州10载,甚有政绩。恭帝元年(554),进爵广武郡公。追袭扰广武之柔然军至䒽伏川。北周武成二年(560),拜柱国大将军。保定元年(561),进封邓国公,邑万户。天和五年(570),遭大冢宰宇文护忌,自大宗伯出为宜州刺史。建德元年(572),护被诛后,征为太傅。北齐平,进位上柱国。宣政元年(578),兼雍州牧。以京洛营作大监,执掌营建东京事。隋开皇元年(581),拜太傅。卒,赠八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恭。

猜你喜欢

  • 泑泽

    西域古湖名。《说文解字》曰:泑泽,在昆仑下。即“蒲昌海”(2319页)。

  • 合扎谋克

    金朝皇帝侍卫亲军的称谓。女真语“合扎”,意为亲军;谋克,百夫长之意。因以皇帝近亲领之,故名。

  • 会川都督府

    唐时南诏政区名。为南诏二都督府之一,系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辖域相当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地区石棉等地。大理国时改为会川府,为乌蛮、白蛮居住地。元至元(1264—1294)中,改为路。

  • 定安国

    辽代渤海人所建抗辽政权名。约创建于渤海亡后至东丹国南迁辽阳期间(926—928)。所在因史失载,今无定论,今一般认为其后期地域大体在今鸭绿江上游至松花江上游一带。史称其民“本马韩之种”,或说“渤海遗黎

  • 塞克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赛堪卫,并说清代有赛堪岭,在齐齐哈尔西南。

  • 河南郡王旗

    见“和硕特前头旗”(1451页)。

  • 达旺登哲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非常设会议之一。藏语音译,意为“达旺七人联席会议”。19世纪中叶设置。在※达旺住哲基础上增加驻错那宗※哲康的哲珠共同组成。专门解决、协调财政经济和通商贸易方面的问题。参见“达旺细哲”(

  • 杜鲁玛克

    朝鲜语音译。旧时朝鲜族男子所穿的长袍。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外出时,穿在※“则羔利”之上。斜襟,无钮扣,袖子宽大,衣长过膝。多为灰色或白色。穿时,将前襟交叠,以长布带在一旁打结即成。据载始于朝鲜三国时期(

  • 阿里合

    见“移剌阿里合”(2069页)。

  • 七姓民

    部分白族的他称。指居于今贵州省毕节地区的白族。主要散居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赫章县,两县人口2千余人,与当地彝族、汉族杂居。有张、苏、李、赵、许、钱、杨7姓,故被当地汉族称为“七姓民”,彝语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