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突厥语词典

突厥语词典

书名。亦称《突厥语大词典》。中国第一部用阿拉伯文注释的突厥语辞书。马合木·喀什噶里编著。成书于宋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1074)。共8卷。收词近7500条。作者全名马合木(或译马赫默德)·本·侯赛音·穆罕默德。出生于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据传为※喀喇汗王朝可汗穆罕默德(1037—1058年在位)之孙,父侯赛音在1057—1058年宫廷政变中被杀,本人幸免,流离巴格达时,作此书以献哈里发阿布·哈希姆·阿布都拉。本书各卷均由上下分卷组成,卷内再分门,门下按词根分类,类内又以词型和词音特征排列。较全面地介绍了11世纪时突厥语族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学、文化、政治、军事、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不仅是一部优秀的语言学著作,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关于中亚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保存有大量关于当时突厥语各部族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书中还保存着许多早期的突厥语诗歌、民谣、神话及历史传说,是珍贵的文学遗产和民族学、历史学资料。受到近代各国学者的普遍重视。仅存的1266年传抄本藏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图书馆。已被译为土耳其、乌兹别克、维吾尔和日、法、英等语言的全译本或节译本。1981年中国出版了维吾尔文译本。作者晚年返回喀什噶尔,死后葬于故乡阿克札村附近的土陵之上,其陵墓至今尚在,受人礼拜。

猜你喜欢

  • 阿勒坦汗传

    即“俺答汗传”(1885页)。

  • 忽木剌

    元代汉语白话。一作胡木剌。对景教寺院的称谓。景教(别作十字教)及景教徒称“也里可温”(142页)。

  • 谢捆

    土族语称“却克·保力嘎”,意为“取毕捆子”。旧时青海互助地区土族农业生产习俗。秋天,将田间的麦豆等捆子运到场上垒起后而举行的庆丰收活动。届时,家家杀猪宰羊犒劳农田劳作者,吃肉、喝酒、唱酒曲等尽情欢娱一

  • 囊玛康

    见“班禅堪布会议厅”(1793页)。

  • 科布多参赞大臣

    清代科布多地区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六年(1761)置。有参赞大臣、办事大臣各1人。驻科布多(今蒙古国境内科布多)。主管赛音济雅哈图盟左、右两翼、札哈沁、明阿特、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布尔罕河新

  • 沙毕纳尔营

    伊犁将军以僧徒、属民组建的营。“沙毕纳尔”,蒙古僧侣领主所辖属民和徒众之称,汉译“庙丁”。土尔扈特部原驻牧伏尔加河流域时,阿喇木占巴呼图克图曾辖有大量属众。乾隆三十六年(1771),随该部渥巴锡汗回归

  • 刀金宝

    1708—1729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又作刀金保。傣族。车里宣慰使※诏匾勐子。雍正二年(1724)父卒,清云贵总督鄂尔泰请准以其承袭。七年(1729),清廷以思茅等六版纳

  • 忽把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喀巴卫,并说清代喀巴岭,在凤凰城(今辽宁省凤城县)西南30里。

  • 突便部

    契丹部落。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有人以为由※古八部时期之※日连部发展而来。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8部为10州,以突便部为日连州

  • 西凉府

    西夏官署名。治所在凉州(今甘肃省武威),为西夏辅郡,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6正、6承旨、6都案、6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