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社仑

社仑

?—410

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郁久闾氏。始祖※木骨闾第六世孙,※缊纥提子。原与父率部居柔然西部,据有今河套以北、西到甘肃额济纳河流域,服属鲜卑拓跋部。拓跋什翼犍(320—376)卒后,与父及诸兄弟趁机脱离拓跋部,投附刘卫辰(夏主赫连勃勃父)。北魏登国六年(391),柔然诸部遭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进攻,伯父匹候跋投降北魏,本人与兄弟诘归之、斛律、曷多汗一同被俘。不久,父亦兵败跋那山(在今包头西),投降北魏,父子及部众同被迁入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部众被分配与北魏诸部。九年(394),与弟曷多汗弃父反魏西走,遭魏将长孙肥追击,至跋那山,曷多汗被斩,部众多被歼,仅率数百人遁入漠北,投奔伯父匹候跋,奉命居南部,距匹候跋帐500余里,并受其四子监视。不久,执匹候跋四子而反,以计袭杀匹候跋。因惧北魏征讨,率部远徙瀚海之北。与后秦姚兴和亲结好,势力渐盛。天兴五年(402),因拓跋珪派材官将军和突击后秦的属国素古延、黜弗诸部,曾遣骑驰援二部,结果被和突袭击败于河曲(在今山西芮城县西风陵渡一带),退回漠北。复入高车驻地,大败斛律部首领倍侯利,兼并高车诸部。游牧于弱洛水(今土拉河)畔,创立部落军事编制,以千人为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置帅一人。规定军功奖惩办法,临敌先登者,赐以战利品;退懦者,或以石击杀之,或处以捶挞之刑。以刻木记事,以羊屎计兵数。在頞根河(今鄂尔浑河)大败匈奴部帅拔也稽,并匈奴余部,建庭于敦煌、张掖之北,周围小国纷纷投附,声势大振,东至朝鲜、西达焉耆、南临大碛、北穷瀚海,皆其势力范围。天兴五年,称“丘豆伐可汗”(一作“豆代可汗”,意为驾驭开张之王),是我国北方一些民族以“可汗”作为最高统治者称号的开始。时常南下攻入北魏境内。天赐元年(404),柔然内讧,其从弟悦代、大那等欲谋杀之而立大那。事觉,大那等南投北魏。永兴二年(410),遭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袭击,兵败退走,卒于途。

猜你喜欢

  • 夺罗果只

    契丹语。为契丹※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应天皇太后※长宁宫。 “果只”,又译作“果直”,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有4※闸撒,名“牒耳葛太保果直”、“老昆令公果直

  • 丹阳城

    见“白土城”(597页)。

  • 拓跋思恭

    ? —895党项羌拓跋部首领。一说为拓跋乾晖裔孙。唐朝咸通(860—874)末据宥州(今陕西靖边)自称刺史。中和元年(881)三月,受唐诏集党项兵讨黄巢。四月封左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节度使事。屯兵

  • 元遥

    北魏宗室。字太原。鲜卑元氏(拓跋氏)。京兆王元子推次子。以左卫将军从孝文帝南征,封饶阳男。景明(500—503)时,出任镇军将军、冀州刺史。为诸胡造籍,又令征税以充军用。胡人告之,遂坐除名,后昭雪为中

  • 李元阳

    1497—1580明代白族学者。字仁甫(一作仁夫),号中溪,别号逸民。云南太和(今大理)人。祖籍浙江钱塘,元时远祖李顺官大理路主事,落籍大理,至元阳为第九世,与白族相融。自幼善学能文,学问博通,明习吏

  • 冯仆

    陈朝岭南地方官吏。字龙贤,号独统。南越俚人女首领※洗夫人之子。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受母命率岭南诸首领至建康朝陈,被封阳春郡太守。宣帝太建元年(569)十月,广州刺史欧阳纥反,又奉母命率南越诸酋长

  • 图尔炳阿

    ?—1765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佟佳氏。初授吏部笔贴式,迁郎中。乾隆三年(1738),授陕西甘肃道,累迁云南布政使。十二年(1747),擢巡抚。十五年(1750),永嘉知县杨茂亏银米,其令后任弥补

  • 斋萨穆

    ?—1643清初武官。蒙古镶蓝旗人。吴努古秦氏。原系蒙古察哈尔汗之阿济格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汗林丹汗西奔时,率百户来归。崇德元年(1636),授三等甲喇章京世职,兼管牛录章京事。三年(1

  • 景颇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有景颇、载瓦、浪峨、喇期等支称。共有119209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梁河、陇川、潞西、瑞丽5县和畹町镇,还有部分散居于泸水、昌宁、耿马、澜沧

  • 马守应

    ?—1644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别号“老回回”。陕西绥德人。回族。曾为边兵。崇祯元年(1628),率当地回、汉民起义,与高迎祥等同被推为十首领。转战于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众至数万,被誉为“坚甲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