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家务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今北京房山县磁家务。北靠半壁山,南临大石河。1981年调查发现。规模较大,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00米。烧造年代较长,始烧于契丹初期,金代有所发展,直到元代方停。器物种类繁多,有碗、盘、盆、瓶、罐、坛、灯、小动物、玩具等。早期碗平底、宽足,中晚期多圈足。釉色有白、黑、青白、青黄、酱、钧釉等。装饰运用刻花、划花、印花、贴花等多种手法。其中细者,近中原定窑制品。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今北京房山县磁家务。北靠半壁山,南临大石河。1981年调查发现。规模较大,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00米。烧造年代较长,始烧于契丹初期,金代有所发展,直到元代方停。器物种类繁多,有碗、盘、盆、瓶、罐、坛、灯、小动物、玩具等。早期碗平底、宽足,中晚期多圈足。釉色有白、黑、青白、青黄、酱、钧釉等。装饰运用刻花、划花、印花、贴花等多种手法。其中细者,近中原定窑制品。
苗族传统簧管乐器。又称六声、瓢笙。由笙管、笙斗和簧片构成。相传,原用单根芦苇管制成,后经多次演变,成为竹制3管、4管、6管。一说确定6管,源自苗族6个支系。笙管外侧开若干按音孔,6管分两排贯入木斗或葫
?—1021宋代五溪少数民族首领。五溪(今湖南西部)人。淳化二年(991),以五溪诸州统军、鹤州刺史为富州刺史。至道二年(996),上言:五溪诸州连接10洞,控西南诸民族之地,而王民安居。并以勤王之诚
国名。又称月即别汗国。16世纪初年昔班后裔昔班尼在中亚地区建立的政权,故又称“昔班尼王朝”。15世纪20年代末,钦察汗国分裂,昔班后裔阿布尔海尔汗乘机崛起,占有西伯利亚西部及哈萨克斯坦广大地区。50年
见“浑脱”(1740页)。
一称※河西党项,唐代党项部落之一,姓※破丑氏,以所居地命部落名。原居地在河曲西,此雪山指河西之大积石山。
组合词ulusbigi音译。 “兀鲁思”(ulus),蒙古语,原意为“百姓”、“大众”,后引伸为“国家”和“领民”、“领地”。“别吉”(bigi~begi),蒙古语意为“公主”,蒙、元皇室及诸王之女称
即“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 (444页)。
古族名、侯国名。据《史记·张仪传》《索隐》称:苴,音巴。即巴,或巴人的一支。《华阳国志》云:昔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在今四川昭化一带)。秦惠王(前399—前387)时,苴与蜀为仇
?—1259蒙古国将领。契丹族。为太师※耶律绵思哥子。史载其能通诸国语言。窝阔台汗时(一作成吉思汗时),为奉御,后袭父职,为中都路也可达鲁花赤。任内,见中都耗费巨大,屡向民贷,则以私藏偿还。汗闻之,嘉
1610—1648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次子。初封辅国公。清崇德元年(1636),从皇太极征朝鲜,围王都,进逼南汉山城,阻击援军,迫朝鲜国王李倧降。三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