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纳查

白纳查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温克、鄂伦春语音译,意为“山神爷”。亦译作“白那恰”。流行于今内蒙古和黑龙江省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族地区。旧时,诸民族的猎民和放木排者均信仰和祭祀。认为,山中的一切野兽由它管理或是它豢养的家畜,崇敬和不冒犯它,会保佑平安,多捕野兽。其偶像,一般是找一棵山中高大老树,削去一块树皮,画个老人脸像,用红布遮盖;也有在一块白布上画一只老虎,一个山神爷,两侧站着两个小鬼,供在山岭木制小庙里。都相信,高山、深沟、怪石和怪树是其居住的地方。猎人狩猎经过山神爷像处都要跪拜,祈求保佑,多打野兽。赫哲族猎人每到一新猎场,领头人堆起未燃尽的木棒,率领众猎手跪拜,请求不要怪罪青年人说“怪话”,保佑多得猎物。一般在喝酒吃饭时,先向火中扔洒点饭酒,或先将饭碗、酒杯在空中绕两圈后再扔洒,表示敬其先享用。过去猎人都这样做,解放后仅限于老年猎人。鄂伦春人中还流行,游猎中打到第一只鹿,或犴、野猪等大野兽,要先敬当地的山神。据说它怕火星,故各族狩猎中皆禁忌烧崩火星的柴。鄂温克族中有关于其来源的传说,鄂伦春人中亦有它帮助小孩多捕野兽及不听话的猎手打不到野兽的动听故事。达斡尔人认为其是善神,常习称善良的人为“白纳查”。

猜你喜欢

  • 嘉木样呼图克图五世

    见“丹贝坚赞”(378页)。

  • 莽观镇

    见“蒙古勒津”(2336页)。

  • 平阳郡夫人

    唐时吐谷浑王妃。平阳(治今山西临汾)人。武氏。武则天皇后侄孙女,太仆卿、燕国公武延寿女。自唐咸亨三年(672),吐谷浑为吐蕃所逼,徙居安乐州后,屡与唐联姻。武周时,武则天以其嫁吐谷浑王、唐封左领军卫大

  • 塔石纳特

    撒拉语音译,意为“打石头”,也称“打缸”。青海撒拉族农村及甘肃积石山等地撒拉族民间传统游戏和体育活动。始自清中叶,至今已有200余年。玩时,双方预备薄而圆滑的石头数块,再在4—5米远处立一方石或砖,作

  • 乌切克特

    赫哲语音译,意为晒生肉条子。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族以鱼兽肉为主食,在打到野兽肉吃不完时即晒成肉条储存备食。有生晒、熟晒两种。打到鹿、狍,肉剩余很少时即生晒,其法是将脊背肉和腿肉

  • 改土归流说

    书名。有关改土归流之论著。1卷。清王履阶(南汇,今属上海人,汉族)撰。内容力陈改土归流的五大理由:一曰以扩大统治区域;二曰以利用苗区木材;三曰以利开发苗区矿产;四曰以利抚绥“顽苗”;五曰以利潜移默化,

  • 越里吉

    辽金时东北部族名。一作越棘、越里奴、伊哷齐、伊勒希、伊勒齐、伊勒奇。活动于今黑龙江东北一带。其中心一说在牡丹江与松花江汇合处,今黑龙江省依兰城附近。与※剖阿里、※盆奴里(蒲奴里)、※越里笃、※奥里米合

  • 裴玢

    747—812唐初疏勒王裴绰五代孙。出生于长安,成年后曾作金吾将军论惟明的兼人。建中四年(783)冬,朱泌之乱时,因在奉天(今陕西乾县)护德宗有功,封奉天定难功臣,忠义郡王。后任鄜州节度使辖下都虞侯。

  • 塔什库尔干古城

    位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城北岗。背依高山,面塔什库尔干河。城周1300余米,土石垒砌成墙,夯土筑面。1982年试掘,有居住建筑遗迹,出土唐代钱币、梵文贝叶经残页、毛织物、陶器、木器等物。一般

  • 纳噶察

    ?—1756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又译纳噶扎、纳哈查。西藏※拉藏汗次子索尔扎之子。博尔济吉特氏。自幼居伊犁。及长,因准噶尔部首领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惧其逃走,被禁锢。达瓦齐取得准噶尔统治权后获释。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