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瑶语支

瑶语支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语支之一,只有勉语一种。中国境内外自称“”、“金门”、“门”、“标曼”、“标敏”、“藻敏”等的瑶族,海南省自称“金门”、“门”的苗族,他们使用的语言都属勉语。使用人口国内外近100万。主要特点:汉语借词比较多;声母、韵母、声调都有逐渐简化的趋势;声母清浊对立,浊声母可以出现于双数调和单数调的音节;送气音声母的音节大多数是汉语借词;浊闭塞音声母一般同苗语支的语言带鼻冠音的清闭塞音声母相对应;浊鼻音声母能自成音节;辅音韵尾多数地区有-p、-t、-k、-m、-n、-等6个,一部分地区只保留-n、-或-;元音不分松紧,韵尾前的元音一般还有长短对立现象,但多数地区也只有a、o两个元音的韵母分长短,有些地区元音已不分长短;声调系统与汉语相同,古代分4个声调,相当于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后来由于声母清浊各又分化为阴、阳两类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8个调类;连读变调很普遍,与构词有一定联系。词根都是单音节的,构词能力较强;合成词比较丰富,多为修饰式的,带附加成份的词不多,有的附加成分已逐渐脱落。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语序,没有自动和使动的语法范畴;名词、指示代词、状词和数量词组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前;形容词作定语时一般在中心词后;量词比较发达;指示代词有近指、中指、远指之分,人称代词有单数、复数之别;数词有两套,“十”以内的用固有词,“十”以上的用汉语借词;连词、副词固有的比较少,大多数是汉语借词,一般在有文化的人当中使用;句子的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谓语动词后。

猜你喜欢

  • 岳起

    ? —1803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姓鄂济氏。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文生员中举人。四十二年(1777),由方略馆补授昭西陵笔帖式。五十八年(1793),授江西布政使。嘉庆四年(1799),授山

  • 木德

    1311—1390元末明初云南丽江土官。又作木得。原名阿甲阿得,字自然,号恒忠。纳西族。元末丽江路宣抚使阿烈阿甲长子。任通安州(今丽江县坝区)知州,升丽江路宣抚司副使。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明

  • 䍧牱

    见“牂柯”(1857页)。

  • 阿八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换工的一种称谓。多出现在农忙季节。换工的形式分两种:一是农民之间人工换人工、不分男女或劳力的强弱;一是地富与农民之间牛工换人工。前者具有传统的互助性质,后者则

  • 大国舅司

    契丹中央官署名。专理国舅(后族)诸帐事务的机构。属北面诸帐官。《契丹国志·族姓原始》称:“番法,王族惟以后族通婚。”后族在契丹统治集团中具特殊重要地位。《辽史·外戚表》载:“辽史耶律、萧氏十居八九,宗

  • 苏玉得

    清末新疆塔尔巴哈台回族、哈萨克族人民起义领导人。回族,塔尔巴哈台人。同治四年(1865),因不堪清政府残酷压迫,率当地回族、哈萨克族群众发动起义,曾两次攻进塔尔巴哈台城(今新疆塔城),杀死参赞大臣锡霖

  • 潘斡寨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正统五年(1440)七月置。隶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时松潘百户汪凯向松潘卫指挥使司报称,近已招抚各番寨“生番”13000余户,请设衙署管辖。英宗依总兵官都督同知李安、右佥都御史王

  • 铁迈赤

    ?—1282元朝将领。哈剌鲁氏。善骑射。自幼入质于成吉思汗,充第二斡耳朵(帐殿)忽兰可敦位下撞马奶官。曾从成吉思汗平定西夏。太宗(1229—1241年在位)时,随皇子阔出平定河南,皆有功。宪宗九年(1

  • 女真语官职

    据历史记载,女真族于建国前,乌古逎时期(1021-1074)始建官属,时官称多以女真语名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1115年)后,于建国初期仍沿用。汇如下表。金熙宗完颜亶(1135-1149)实行

  • 军机章京

    俗称“小军机”(1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