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瑶语支

瑶语支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语支之一,只有勉语一种。中国境内外自称“”、“金门”、“门”、“标曼”、“标敏”、“藻敏”等的瑶族,海南省自称“金门”、“门”的苗族,他们使用的语言都属勉语。使用人口国内外近100万。主要特点:汉语借词比较多;声母、韵母、声调都有逐渐简化的趋势;声母清浊对立,浊声母可以出现于双数调和单数调的音节;送气音声母的音节大多数是汉语借词;浊闭塞音声母一般同苗语支的语言带鼻冠音的清闭塞音声母相对应;浊鼻音声母能自成音节;辅音韵尾多数地区有-p、-t、-k、-m、-n、-等6个,一部分地区只保留-n、-或-;元音不分松紧,韵尾前的元音一般还有长短对立现象,但多数地区也只有a、o两个元音的韵母分长短,有些地区元音已不分长短;声调系统与汉语相同,古代分4个声调,相当于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后来由于声母清浊各又分化为阴、阳两类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8个调类;连读变调很普遍,与构词有一定联系。词根都是单音节的,构词能力较强;合成词比较丰富,多为修饰式的,带附加成份的词不多,有的附加成分已逐渐脱落。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语序,没有自动和使动的语法范畴;名词、指示代词、状词和数量词组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前;形容词作定语时一般在中心词后;量词比较发达;指示代词有近指、中指、远指之分,人称代词有单数、复数之别;数词有两套,“十”以内的用固有词,“十”以上的用汉语借词;连词、副词固有的比较少,大多数是汉语借词,一般在有文化的人当中使用;句子的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谓语动词后。

猜你喜欢

  • 来流河

    河名。亦名“涞流河”、“涞流水”。即今拉林河,松花江支流之一。辽天庆四年(1114),阿骨打起兵反辽,进军辽宁江州(治今吉林扶余县东石头城子),会诸路兵于此水旁,得2500人。在此申告天地,数辽之罪。

  • 噶伦

    原西藏地方政府主管官员。藏语音译。又译噶布伦,尊称为协卜拜和萨旺。※拉藏汗执政时已设,多由大贵族充任。清乾隆十六年(1751),废西藏郡王掌政制,设噶厦政府,任命噶伦4人(3俗1僧)主持之。其中设首席

  • 即“丘浮尤鞮单于”(593页)。

  • 别载册籍人

    即“另记档案人”(551页)。

  • 哈什屯

    1598—1663清朝将领。沙济城地人。富察氏。初任前锋校,隶满洲正蓝旗,天聪时改隶镶黄旗。授侍卫,袭管佐领,擢礼部参政。崇德二年(1637),征瓦尔喀(乌苏里江上游地)。三年,受命迎接归降之明石城岛

  • 皂衣先人

    高句骊国官号。又写作“帛衣先人”。(1)始见于《后汉书》、《三国志》,为高句骊王家官名,序列第八等级(《北史》、《周书》等言高句骊“大官”凡十二等,中无其名,仅见《新唐书》记有“先人”,为第十一等级)

  • 农村工作

    刊物名。绥远省政府农村建设委员会训练处编辑。1936年2月创刊。主编王耀辰。以讨论本省乡村工作中的各项问题为主,刊载乡村工作法令、政策、工作报告、调查结果、论文、经验总结、通讯等。经费由农建会支出。原

  • 刘旻

    见“刘崇”(859页)。

  • 杜宇

    约春秋时期※蜀人首领。一称杜主。继※鱼凫之后为蜀王,教民务农,娶朱提(今云南昭通市)有梁氏女利,移治郫邑(今四川郫县城北2里),更名蒲卑,自号“望帝”。自以功德高于诸王,大加开拓。后因水灾不能治,其相

  • 木高

    1515—1568明代云南丽江土官。原名阿公阿目,字守贵,号端峰。纳西族。丽江知府※木公长子。嘉靖三十四年(1555),袭父职。武勇有谋,曾奉明命多次用兵金沙江北部和澜沧江地区,与吐蕃争夺领地,建寨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