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玉妥·云丹贡布

玉妥·云丹贡布

①(729—853)唐代吐蕃藏医。又称老玉妥·云丹贡布。吐蕃赞普赤松德赞(?—797)时人。玉妥家族人。世代行医。其曾祖、祖父及父,先后任松赞干布、芒松芒赞及赤都松御医。家学渊源,自幼从父学医,10岁即出任吐蕃王子赤松德赞御医。曾向唐朝应邀入藏名医东松康哇虚心求教,或阅其名著,或亲闻其教授,深得汉地医学之真谛。25岁曾赴印度泥婆罗学医,重视实地调查,足迹遍及全藏产药之地,并四处求师访贤,并行医济世。对印度、大食医学亦进行对比研究,取其精华,以为吐蕃医学之需。经多年行医,经验大增,45岁时,在吐蕃医学基础上,吸收汉地、印度等医学之精髓,写出医学名著《四部医典》(即《医方四续》),此书为藏医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高,成为藏医的真正开端和基础,至今凡藏医之作,无不导源于此。总其内涵,是藏医之精华,但其中受汉地医学《文成公主大医典》、《月王药诊》及东松康哇的影响很深,其用药、切脉及切脉用名、针灸、医理等,处处可见此影响。《土观宗派源流》、《新老玉妥云丹贡布传》、第巴桑结嘉措的《藏医史》均有详载。以其对藏医所作的贡献和功绩,被藏族尊为“医圣”。该家族至今仍有其家传,在政治及医学上均受到尊重,寺院和医家均将其奉若神明。②宋代吐蕃藏医。又称新玉妥·云丹贡布(玉妥云丹贡布萨玛)。系老※玉妥·云丹贡布十三代孙。自幼习医,受家传影响,专攻医道。老玉妥所著《四部医典》,因吐蕃崩溃,动乱中散失。其青年时,由其师卫巴·达玛扎巴将原著完璧归赵,其潜心研习,医术大进。后6次赴印度及锡兰学医。返藏后,四处行医,收徒传医,济世救人,医德甚高。著述颇丰,根据医学的新进展,对《四部医典》增补、厘定、加注,撰出修改本。藏文《〈四部医典〉金注》,成为更加完善、丰富的医学巨著,自此《四部医典》始有繁简本两种。今日此本流传最广。与第巴桑结嘉措所著《四部医典兰琉璃》(居西贝都亚温布)同为藏医医著中宝贵财富。国内另有蒙文本及汉文本行世。国外译其医理,深入研究者极多。

猜你喜欢

  • 交河古城

    又称雅尔湖故城、雅尔和图、崖儿城。高昌都城遗址。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县西10公里雅尔乃孜沟。因地处两河相交之土崖,故名交河。汉代车师王前庭治所所在地。6世纪初麹氏高昌在此建交河郡城。唐贞观十四年(640)

  • 王家奴

    见“萧王家奴”(2000页)。

  • 菊儿罕

    见“古儿罕”(440页)。

  • 卫满王朝鲜

    燕人卫满代箕氏君临朝鲜之史事。秦末,中原战起,燕、赵、齐民往投朝鲜者达数万口,朝鲜王箕准(相传为箕子42代孙)置之于西界。汉兴,以地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一说指大同江或鸭绿江)。时

  • 贵英

    见“长昂”(364页)。

  • 张淮深

    832—890沙州(今甘肃敦煌西)人。※张议潮之侄。唐懿宗咸通八年(867),任归义军节度使留后。乾符年间(874—879),进归义军节度使。中和三年(883),领兵攻甘州(今甘肃张掖),击败回鹘军西

  • 长河西

    地名。当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元至元十一年(1274),以长河两千户必剌充掠甲仗,聚众为乱,次年,副元帅覃澄率属众平之,建长河西管军万户府,设达鲁花赤1员,万户2员,隶属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

  • 复州

    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大连市西北部复县西北复州城。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辖域南北160里,东西250里,东抵凤城,西临渤海,南界宁海,北接盖平,约相当今辽宁复县地。周、秦为朝鲜地。汉属玄菟。魏属平州

  • 罗永山墓碑

    碑刻。清嘉庆二十年(1815)罗希学等立。全文共约500字。内容叙述壮族罗氏先人在宋时从江西随狄青南征※侬智高,因功受封为那地州(今属南丹,一说属河池)土知州,世领其地。明嘉靖、隆庆(1522—157

  • 乌古斯可汗的传说

    维吾尔族古代散文体英雄史诗回鹘文残卷。也称“乌古斯可汗传”。原题阙佚,此题为近代人所拟。主要叙述维吾尔族传说中英雄乌古斯可汗的业绩。从其中有关的地名和内容分析,传说形成时间大约在10世纪,一说写成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