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云南德宏州陇川县的户撒、腊撒两大坝子统称。阿昌族主要居聚区之一,该地区还居住有僳傈、傣、汉等民族。洪武二十一年(1388),明将沐英征麓川时曾占领该地,并在此屯兵,后又将该地据为私庄,称“沐庄”
明代四川土司名。正统五年(1440)七月置。隶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毛儿盖。时松潘百户凯向松潘卫指挥使司报称,近已招抚各番寨“生番”13000余户,请设衙署辖之。英宗许之,遂置芒儿
唐代在西域建置的羁縻机构。高宗上元(674—676)中,以旧焉耆国(今新疆焉耆县一带)置。仪凤(676—679)年间为吐蕃占领。武则天长寿元年(692),武威道总管王孝杰破吐蕃,收服其地,复置。为唐代
宋代集市名。宋朝边民与党项羌人进行交易的集市之一。宋咸平五年(1002),党项首领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分别置于灵、夏二州党项族聚居的赤沙川(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西北)、橐驼口(今陕西神木县西北)。
书名。16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五谓“不著名氏。”《莆田郑氏书目》谓“赵志忠撰。”志忠亦作至忠,原名英。幼年陷契丹,为人明敏,举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因得罪辽兴宗而投宋。记述辽朝君臣世次,国俗、官称、仪
见“安清”(904页)。
古州名。西晋永嘉元年(307),分荆州湘中诸郡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东晋咸和三年(328)废,义熙八年(412)复置,十二年又废。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复置,元嘉八年(431)废,十七年
见“捕鱼儿海子”(1854页)。
见“本教”(488页)。
即“朱蒙”(7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