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清朝续文献通考

清朝续文献通考

亦名《皇朝续文献通考》。书名。清末刘锦藻撰。400卷。1921年成书。所记上起乾隆五十一年(1786),下讫宣统三年(1911)。共分30考,其中26考同于《续文献通考》和《清朝文献通考》,余为根据清末实际情况所增之外交、邮传、实业、宪政四考。30考下,分列子目共136个,不少为以前所未有。凡清后期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情况无不有所记录,材料丰富,系统完整,其中尤以新增的四考及四裔考等较全面反映了道光、咸丰以后新的变化形势,有的细及华工在海外受压迫的情况。为了解清后期历史及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收入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十通”合刑本,影印精装4册。

猜你喜欢

  • 孝昌

    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年号。525—527年,凡3年。

  • 盏达副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正统十四年(1449),析※干崖宣抚司地置。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莲花山。时干崖宣抚司刀怕便为宣抚,朝京师,赐名思忠,以其子刀思效为副宣抚,居盏达。虽为干崖宣抚司之贰,然自相承代。明末,

  • 阿尔布巴

    ?—1728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本名阿尔布巴·多吉杰布,又称贝子阿沛·多吉杰布,藏史一般称噶伦阿沛。西藏工布人。藏族。拉藏汗执政时,任噶伦,总理政务。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侵

  • 杨炅

    ?—496南北朝时期阴平国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广香子。初任北部镇将军郡事。南齐建元二年(480),受齐封为征虏将军、武都太守。父卒后于永明元年(483),被齐封为沙州刺史、阴平王

  • 兴隆笙

    元代蒙古宫廷乐器。亦作兴龙笙。犹今之风琴。《元史·礼乐志》及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等均有记载。元世祖中统年间(1260—1264),西域回回进献一笙,但有声无律。后由元廷玉宸乐院判官郑秀“考音律,分定清

  • 胞族

    原始社会介于氏族和部落之间的社会组织。通常由一个母氏族分裂的几个女儿氏族结合而成,或为二个以上有共同利益的氏族之联合。同一胞族各氏族互称兄弟(或姐妹)氏族,同一部落不同胞族的氏族互称从兄弟(或从姐妹)

  • 永宁茶马司

    明代茶马交易官署名。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永宁河西。洪武十六年(1383)置。设大使、副使各一员。十九年革,分置雅州、碉门两茶马司。主要同大、小金川及康定等地少数民族贸易。易法,与河州茶马司相似。

  • 鲜于台阳

    北魏神䴥年间定州地区起义首领。丁零(敕勒)氏。定州(治今河北定县)人。神䴥元年(428),与翟乔等2千余家举旗反抗北魏。以西山(太行山)为据地,四出攻袭郡县,击败前往围剿之

  • 河厉桥

    古桥名。又称大母桥(一说“大母”为蒙古语,意为“联络”)。北魏时吐谷浑建。位于清水川东(今青海循化县东清水河口东)。桥架黄河上,两边垒石条,节节相次,中横施木板,栏有装饰,长约3丈。过桥即白土城。北魏

  • 西布特哈

    清末政区名。全称“西路布特哈总管衙门。”康熙(1662—1722)中,清廷将分布嫩江流域之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渔猎民族编旗设佐,置布特哈总管衙门领之。光绪二十年(1894),裁并衙门三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