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浪速话

浪速话

我国景颇族浪速支系说的一种话。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与载瓦语比较接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盈江、陇川、瑞丽、梁河等县,使用人口约3500人。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境内。以潞西县三台山区允欠话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22个。塞音、塞擦音分送气、不送气两套。塞擦音有舌尖前、舌叶两套。有唇齿音。有腭化辅音6个,由双唇部位和舌根部位的辅音组成。无复辅音。有单元音18个,分普通元音7个,紧元音6个,鼻化元音3个,紧鼻化元音2个。有复元音8个,均为前响型,由主要元音和i、u韵尾构成。有m、n、、p、t、k、7个节尾辅音。有3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有较丰富的前弱化音节。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变化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量词较丰富,数词、量词都不单独作句子成分,结合使用时次序为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单数人称代词有领格形式,用元音和声调的屈折变化表示。指示代词分近指、远指和更远指,后两类都有高指、低指和平指的区别。疑问代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多数。动词有体、态、式、人称、数等语法范畴。体有一般体、即行体、将行体、已行体4种,用在动词后加语尾助词表达。态有自动和使动,用辅音清浊交替、送气不送气交替、元音松紧交替和在动词前加虚化动词等手段表达。式有陈述、祈使、请求、疑问等4种,不同的人称和数,往往用不同的语尾助词表达。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的加深。结构助词有指明主语、宾语、定语等多类,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一般在中心词后,带结构助词的形容词可在中心词前。状语在谓语前。词汇特点:词汇由单音节或以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组成,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复合词一般以联合、修饰、主谓、支配、补充等方式构成。派生词有前加、中加、后加3种成分,但也并不十分能产。四音联绵词较丰富。借词主要来自景颇语和汉语,也有一定数量傣语和缅甸语的借词。

猜你喜欢

  • 洛尔布

    清代后藏官员。藏族。道光十九年(1839),补放戴琫。二十一年(1841),以拉达克和森巴人侵藏,随同噶伦带兵攻夺几汤新寨,于多玉重创侵略军,毙拉达克首领,并收复茹妥,奋勇出力,赏三品顶带花翎。

  • 慈利县志

    书名。田兴奎修,吴恭亨纂。20卷。成书于民国十二年(1923)。内容包括地理、沿革、疆域、天度、沿革表、旧都区表、澧水、溇水,户口表、富庶表、实业、建置、城廓、仪会、廨署、警察所、教育会、劝字所、学校

  • 杨和

    后仇池国宗室。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次子。南朝宋元嘉九年(432),为镇东将军、秦州刺史,守上邽(今甘肃天水)。十一年(434),率兵与冯翊太守蒲甲子共击宋萧承之军,相

  • 贯只哥

    元朝大臣。畏兀儿人。湖广行省左丞相※阿里海牙之子,文学家※贯云石之父。大德至延祐初,任职湖广,官至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延祐二年(1315),迁江西行省平章政事。泰定元年(1324),调江浙行省。后任职于

  • 鸡足山佛寺

    中国佛教胜地之一。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齐名。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西北20余公里处炼洞区境内,为宾川、洱源、鹤庆三县交界处。该地山势背西北面向东南,前伸三支,后出一趾,形似鸡爪,故名

  • 琼瓦达孜

    藏语音译。唐代吐蕃宫室名。又译青哇达孜。地在西藏山南琼结。系传说中早期赞普布岱恭杰时所建,系继雍布拉冈宫后之第二座王宫。依山而建,王室相联,至今仍见其雄伟遗迹。※松赞干布之父※囊日松赞自此扩展势力至拉

  • 延陵王

    左江流域壮族农民起义军首领吴凌云的称号。参见“吴凌云”(1075页)、“延陵国农民革命”(820页)。

  • 吐蕃七良臣

    指吐蕃早期对促进社会发展有贡献的7位大臣。又称“七贤臣”。即※茹莱杰、※拉甫果嘎、※俄囊尊蒙、※屯弥桑菩扎、※赤桑扬敦、※桂赤桑亚拉及※达赞东斯7人。详见诸人物条。

  • 行军司马

    官名。三国魏咸熙元年(264)始置。司马昭以山涛为此官镇邺(今河北临漳县)。唐开元中各节度使府皆置此官,掌军政,权任甚重。宋代党项夏州定难军节度使府设此官。雍熙二年(985)李继迁占银州,预署官职时仍

  • 曼飞龙笋塔

    傣语名“塔糯”。傣族小乘佛教古迹。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曼飞龙村后山顶上。建于傣历565年(公元1203年)。相传由3位印度僧人设计,勐龙头人祜巴南批主建。由1座母塔,8座子塔组成。主塔高16.29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