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泰族僮族粤族考

泰族僮族粤族考

书名。壮侗语族诸民族民族学专著。1册26章。近人徐松石撰。写西江流域的僮(即今壮族)及与壮族有密切关系的傣、泰、侗、水及两粤汉族的来源、分布、相互融合等。内分“苍梧、牂牁、僮牯、泰”、“小泰人出于两粤的明证”、“暹罗古史略”、“泰字研究”、“暹字意义”、“僮族泰族的姓氏”、“泰族文化在华的渊源”、“岭南的五族和安南人”等,结论认为僮族(即今壮族或壮侗语族诸民族)及泰系诸民族(今境外泰、老、掸等民族)共同起源于西江流域。为研究壮侗语族诸民族起源的参考资料。有1946年中华书局初版本等。

猜你喜欢

  • 耶律学古

    ?—980辽代中期学者。字乙辛隐。契丹族。皇族仲父房之后,于越※耶律洼之庶孙。史载其颖悟好学,专攻翻译,善诵诗,惜译作、诗作今皆不传。辽景宗朝入仕,保宁年间,补御盏郎君。乾亨元年(979),宋兵围南京

  • 嵩寿

    ?—1755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赫舍哩氏。大学士希福曾孙。雍正元年(1723)进士,授庶吉士,散馆编修。十二年(1734),充日讲起居注官,迁侍讲。十三年,命在尚书房行走。乾隆元年(1736),转

  • 史蜀胡悉

    隋时※突厥始毕可汗宠臣。主持对隋贸易事务。隋大业十年(614),隋臣裴矩以始毕可汗众渐盛,献策分其势,谋除其左右臂。密约史蜀胡悉至马邑(治今山西朔县)互市。裴矩伏兵于马邑,诱而斩之。事发后,又以讨叛为

  • 新满洲

    见“伊彻满洲”(808页)。

  • 启拔

    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贵族。郁久闾氏,柔然东部首领※匹候跋子。北魏登国(386—396)初,柔然摆脱鲜卑拓跋部控制。登国六年(391),遭到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攻击,随父西逃途中,被魏军击败于南床山(今席勒山

  • 岭南录异

    即“岭表录异”(1395页)。

  • 昝天锡

    清甘肃洮州土司。藏族。土司昝衍禋之子。光绪二十年(1894)承袭。所属地界东到录元部、南至若竜若巴山,西至乌藏部,北至上达窝部。包括藏境7旗共76部。设土守备1员、千总2员、把总2员、骑兵50名、步兵

  • 李通明

    1842—1917拉祜族爱国首领。原活动于云南澜沧、沧源一带,清同治(1862—1874)年间,因率拉祜族反清斗争失败,带领数千户拉祜族、傈僳族人民退入西盟山地区定居,以传播佛教和与佤族头人歃血立盟等

  • 满文老档

    书名。清初官修满文编年体史书。额尔德尼、达海、库尔缠等奉敕撰。凡180册。起清太祖努尔哈赤丁未年(1607),迄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依年、月、日顺序编写。此版本内缺天命七年(1622)七

  • 鲁阳蛮

    南北朝时鲁阳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分布在荆州东北部,今河南鲁山一带。北魏景明三年(502),在鲁北鷰等人率领下聚众攻颍川(今河南许昌北)。魏宣武帝诏左卫将军李崇讨平之,徙万余家于河北诸州及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