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波朗

波朗

傣语音译,“波”意为“父”或“长者”,“朗”含有“绳索”或“捆绑”之意,即专以绳索束缚他人的长官。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封建领主召片领及召勐派往下属辖区负责督察工作的特使。大多由领主的家臣或亲属充任,故当地百姓把召片领和召勐的大小家臣通称“波朗”。主要负责监督和控制下属各级头人,并为召片领和召勐向农民催缴租赋劳役。召片领所委派者不仅有权监督各勐的召勐,而且代表所辖的勐参加宣慰使司署的议事庭会议;召勐所委派者主要是控制勐内下属各“陇”、“火西”的头人和百姓。在职期间,召片领或召勐按其职位高低赐给一定土地作为“俸禄”,称“纳波朗”,由他们以份地的形式分给农民或农奴耕种,收取地租自给自养,去职即归还,所谓“田随官走,谁当波朗谁占有”。是傣族封建领主进行强化统治和向人民攫取赋役的忠实工具。

猜你喜欢

  • 马伊黑呀

    ?—1928中国伊斯兰教高赵门宦创始人。甘肃积石山保安族地区高赵家人。保安族。出身农民兼小商人。1920年到大河滩学经,不久声称业成,返乡,创立以自己籍贯高赵家为名的门宦,并接纳高赵家和李家两村多数保

  • 南诏官制

    南诏设官仿唐制而自有其名,如王下最高军政大员有清平官,包括坦绰、布燮、久赞,犹唐之宰相。酋望、正酋望、员外酋望、大军将、员外,犹唐之试官。三托、六曹、九爽之主官,犹部或省的长官。内算官,犹唐之中书令,

  • 阴平武都羌暴动

    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凉州诸郡羌起义。次年,先零羌滇零在北地郡自称天子,招武都参狼等羌东攻赵魏,南入益州,阴平(治今甘肃文县)、武都(治今甘肃西和县南)羌起兵响应,攻入汉中,杀太守董炳等。四年(

  • 信么

    唐代南诏王室称谓。又作九么。《新唐书·南蛮传》:“王母曰‘信么’,亦曰‘九么’”,即太后也。信么出,建八旗,绛游。言所用仪仗之规模。

  • 大义宁国

    五代时继南诏、大长和国、大天兴国之后建立的政权和国号。后唐天成四年(大天兴国尊圣二年,929),剑川节度使杨干贞(白蛮)废大天兴国主赵善政(白蛮)自立,建此国号,改元兴圣,都羊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旧县

  • 把汉笔写契

    即“赵全”(1608页)。

  • 黄头女真

    辽金时女真别部名。亦称合苏馆女真、黄头生女真。一说源于辽朝熟女真之一部,一说源于黄头室韦。其人“多黄发,鬓皆黄”,故名。《三朝北盟会编》言“其地至契丹东北隅”,约分布在今吉林省白城市附近的洮儿河流域。

  • 大月氏

    西域古国名。西汉文帝(前180—前157年在位)初年西迁之月氏所建。时月氏迫于匈奴冒顿单于的攻击,自敦煌、祁连间迁至塞种地区(今新疆伊犁河流域一带)。文帝后三年(前161)前后,复遭匈奴老上单于与乌孙

  • 克默河卫

    见“克默而河卫”(988页)。

  • 额登喀喇

    清代对部分赫哲族的称呼。一作额登哈喇。因其男子不剃发,又有不剃发黑斤之称,俗呼短毛子。史记其所在不尽相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中段两岸附近。清咸丰八年(1858),根据不平等的《中俄瑷珲和约》,其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