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沙克都尔札布

沙克都尔札布

①(?—1722)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阿玉奇汗长子。随父率部居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早年随父征战,卓有战绩。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应俄国政府之请,率军镇压顿河流域布拉文农民起义。五十三年(1714),与继母达尔玛巴拉及纳扎尔玛穆特一起向正在土尔扈特访问的清朝图理琛使团赠礼。父晚年,受命主持汗国政务,被指定为汗位继承人。六十一年(1722),先于其父去世,临终前,未经阿玉奇汗同意,指定长子达桑格为继承人,引发了汗国统治集团上层争夺汗位继承权的斗争。②(1873—1945)清末民国初官员。俗称沙王。蒙古族。伊克昭盟鄂尔多斯部人。二十三年(1897),袭鄂尔多斯札萨克。二十九年(1903),任伊克昭盟盟长。次年,为贺慈禧太后70寿辰献大片的放垦“报效地”。1934年,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在百灵庙成立,任副委员长。1936年4月,在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右旗召开“蒙古大会”,成立“蒙古军政府”,未到会,被推举为副主席。1942年国民党驻伊克昭盟守备总司令陈长捷,为解决军粮,强行招来农民开垦荒地,引起蒙古族各阶层的一致强烈反抗。次年,爆发了震动全国的“伊盟事变”。沙王也表同情和赞助,召开会议,要求停止开垦,与驻军发生冲突,陈长捷军队围攻札萨克王府,沙王派巴札尔布仁与中国共产党联系,并提出和平解决伊盟事变的六点要求。国民党被迫撤销陈长捷职务,宣布停止开垦,暂缓征派粮畜,撤出札萨克旗驻军,事变始息。

猜你喜欢

  • 务相

    见“廪君”(2563页)。

  • 于谐里

    见“乌古部”(332页)。

  • 至治

    ①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思良年号。946—951,凡6年。 ②元英宗硕德八剌年号。1321—1323年,凡3年。

  • 恺安城

    古城名。位于济木萨(今新疆济木萨尔)三台塘东70里。乾隆三十七年(1772),以其旧城增筑,赐今名。城周3里,分设3门:东丽旭、西同风、南覃惠。光绪二十年(1894)扩修,改名“孚远城”。周767丈。

  • 哥利

    突厥汗国官号。又译割利。其意谓“老”。《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凡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突厥“谓老为哥利,故有哥利达官”。《唐书·张长逊传》:“张长逊为

  • 赫尔克提

    1634—1724清代新疆维吾尔族诗人。一译海尔克特。原名穆罕默德·伊敏和卓木·库力·鄂里。喀什噶尔(今喀什)塔孜温区巴鄂奇村人。顺治七年(1650),入经学院学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康熙三年(1664

  • 宝国夜落隔

    ?—1029宋代甘州回鹘可汗。一译宝国伊噜格勒。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即位。《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纪》,天圣五年(1027)称其为“可汗王”,并遣使向宋进贡。翌年,复遣使贡方物。在位凡2年。

  • 若忽州

    渤海国早期所置州名。《续日本纪》载,渤海第三世王大钦茂于大兴二年(739,一作三年)致日本圣武天皇书中,有“仍差若忽州都督胥要德”云云,是渤海早期已有此州之设。《新唐书·渤海传》所载62州名中无其名,

  • 白头誓

    锡伯族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霍城县等地。举行婚礼后第三天,当新娘到达新郎家门口时,要由伴娘挽着下车,踩着红毡,走到正屋前面,与新郎同拜天地。接着,双方对拜,新郎用马鞭揭去新娘的

  • 郢州蛮

    东晋南北朝时郢州郡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古代泛称※荆蛮。汉代称※武陵蛮、※江夏蛮。南齐时属郢州。分布在夏口城(今湖北武汉市)一带。永明六年(488),南朝齐以郢州蛮田驷路为试守北遂安左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