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地土千户
清代四川西番(今普米族)土官名。康熙四十九年(1710),当地首领王德洽归附,授土千户职,颁给印信一颗,号纸一张,后隶越嶲厅(治今四川越西县)宁越营。住牧四川石棉县松林地。嘉庆至道光间(1796—1850),土千户为王朝相,下辖老鸦漩、白石村、六翁、野猪塘、前后山、料林坪6土百户,属民1012户,每年上纳杂粮折米162石4斗,赴宁越营完纳。同治二年(1863),土千户王应元与暖带密土千户岭承恩奉命帅土兵从清军围困太平天国起义军石达开部于紫打地,晋升为土都司,加封副将衔。
清代四川西番(今普米族)土官名。康熙四十九年(1710),当地首领王德洽归附,授土千户职,颁给印信一颗,号纸一张,后隶越嶲厅(治今四川越西县)宁越营。住牧四川石棉县松林地。嘉庆至道光间(1796—1850),土千户为王朝相,下辖老鸦漩、白石村、六翁、野猪塘、前后山、料林坪6土百户,属民1012户,每年上纳杂粮折米162石4斗,赴宁越营完纳。同治二年(1863),土千户王应元与暖带密土千户岭承恩奉命帅土兵从清军围困太平天国起义军石达开部于紫打地,晋升为土都司,加封副将衔。
见“石抹咸得不”(456页)。
即“阿鲁敦”(1218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十二年(1414)三月所设卜忽秃河卫改作布尔哈图卫或布尔哈图河卫。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于其地置云远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云远府。建文四年(1402),改孟养府,以刀木旦为知府。永乐二年(1404),升军民宣慰使司,以刀木旦
见“狄后”(1104页)。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鄂尔布勒山接本部左翼右末旗界,西与南接达理冈爱牧场界,北至乌兰温都山接本部中前旗界。有佐领二个半,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硕垒汗孙车棱达什率众附清,
见“格吉三族”(1808页)。
1587—1632后金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第五子。母富察氏。与德格类(太祖第十子)、莽古济格格同出。明万历四十年(1612),从太祖征乌拉部,克6城,多立战功。四十三年(1615
1850—1933清末史学家。山东胶州(今胶县)人,字凤荪,号蓼园。光绪进士,授编修、侍读、国子监司业,后历任湖南学政,湖北及贵州提学使,京师大学堂经科监督署总监督,山东宣抚使等职。曾预修《畿辅通志》
见“青把都儿台吉”(12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