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三兀儿
见“哈不慎台吉”(1642页)。
见“哈不慎台吉”(1642页)。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通晓汉、满、蒙文字,有军功。同治七年(1868),授呼兰(今黑龙江省呼兰县)副都统。次年,因事降三级调用。后官至墨尔根城(今黑龙江嫩江县)副都统。
清代蒙古诸盟之一。杜尔伯特部首领达赖台什及其弟保伊勒登等之裔。为四卫拉特之一。初隶准噶尔。乾隆十八年(1753),因准部封建主内讧,篡夺相寻,彼此自相残杀,其族台吉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蒙克(号称三车
蒙古族吹管乐器。亦称毕利古,蒙古语言译。汉族称之为蒙古角、大号筒、大长角号、小长角号。源于藏族,藏语称为“筒钦”(意为大号),在寺庙中使用。明代西藏画师所作《八思巴唐卡画传》中,有一轴表现元朝帝师※八
清朝大臣。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太宗时,授二等侍卫。崇德六年(1641),随军征明,攻锦州,以功授一等侍卫。顺治元年(1644),在京都任内大臣、理藩院侍郎、议政大臣。后缘事革职。康熙十四年(1675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粘哥、粘葛等。居盖州(治今辽宁盖县)等地。后散居西南路招讨司(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及中原地区。有粘割韩奴者,大定年间(1161—1189)使西辽招降,被杀。
见“潢河”(2464页)。
清代满族女诗人。姓宁古塔氏。字如亭。学士巴克棠阿之女,嘉庆时礼部、吏部尚书铁保妻,以夫贵赏一品夫人,著有《如亭诗稿》2卷。
傣语音译,一作督比,一般译成“佛爷”。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小乘佛教僧侣的级别之一。男孩七八岁入佛寺当和尚,年满20岁后,如不还俗,且对佛教教义和戒律已有一定知识和修养,经佛寺住持(大佛爷或祜巴)认
西夏军队中直接作战的正规士兵。地位最高的军卒。西夏男子15岁为丁,二丁中取一人充任。在不同岗位配备不同战具。如牧主正军有官马1、弓1张、60支箭、箭袋、枪1支、剑1柄、囊1、弦1根、长矛杖1支:而农主
见“玛罕木特”(4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