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鲁苏
见“鲁苏”(2267页)。
见“鲁苏”(2267页)。
书名。清政府为维护和巩固对内蒙古的统治,在蒙古族习惯法的基础上制定的一套法规。崇德八年(1643)初颁,乾隆六年(1741)重订,六十年(1795)再次增订,以蒙、满、汉3种文字刊印颁行。共12项,2
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出生于甘都塘相拉卡。7岁于拉吉寺从其叔意希噶桑堪布出家为僧。9岁入夏琼寺学习诵经。13岁入讲经院。15岁由阿旺索南堪布授沙弥戒。22岁由阿旺奥赛堪布授比丘戒。奉密宗堪布意希噶
碑刻。清光绪(1875—1908)年间于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出土。碑铭用汉文书写,由中书郎中夏侯粲撰文。共22行,每行47字。上部略有残损,尾记有“监造法师法铠、典作御史索宁”题名。承平三年(445)立
湖名。辽代称白水泺,金代称白水泊,明代汉文史籍作克儿、圪儿海,清代作奇尔泊、希尔泊。今称黄旗海,位于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明初在明朝辖区内,后为东蒙古右翼占据。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将该地封与第三子兀慎
1395—1415明代蒙古可汗。又译德勒伯克、他尔巴克、答勒巴等。孛儿只斤氏。※本雅失里(额勒锥特穆尔)子。永乐九年(1411,一说永乐十年),被瓦剌领主马哈木立为可汗,以便同东蒙古(鞑靼部)争夺蒙古
明代云南耿马土官。参见“们罕金”(573页)。
匈奴祭祀用偶像。其俗敬天,无一事不归之于天,单于自称“天所立匈奴大单于”,击败西域诸强族也称“以天之福”。司马贞《史记索隐》引韦昭语:“作金人以为祭天主。”又引崔浩云:“胡祭以金人为主,今俘图金人是也
?—1790清代西藏贵族。藏族。七世班禅丹白尼玛之父。后藏白朗宗吉雄谿卡贵族。乾隆四十七年(1782),其子被确认为呼毕勒罕(转世活佛)后,于五十三年(1788),清高宗赐以公爵称号,赏戴花翎。五十五
详见“帕木竹万户”(1400页)。
清代云南孟连勐梭地区拉祜族头人,反清斗争首领。清同治(1862—1874)间,云南回民起义失败后,各族人民继续进行反抗。光绪十七年(1891),与傣族土司罕炳昭领导孟连的募乃、董竹、木戛等寨拉祜、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