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骧

李骧

?—328

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大臣。字玄龙。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西晋东羌猎将※李慕第五子,※李寿之父。晋惠帝元康(291—299)末年,与兄李特等流入益州。曾为益州刺史赵廞督将,罗尚之骑督。永宁元年(301)冬,与六郡流民共推特为主,举兵起事。次年,为骁骑将军。曾奉命率2千人屯军毗桥(今四川新都县南),屡破益州刺史罗尚军。后率军攻犍为,断运道,迫尚弃城夜遁,与侄李雄克成都。成汉建兴元年(304),雄即位,封太傅。玉衡元年(311),破涪城(今四川绵阳县东),获晋扬烈将军、梓潼内史谯登,使巴西、梓潼复归成汉。曾劝阻李雄立侄李班为太子。十三年(323)正月,率军征越嶲,伐朱提,收降越嶲太守李钊、汉嘉太守王载。五月,进攻宁州,被宁州刺史王逊军败于螳螂(即堂狼,今云南会泽县北)。十八年(328)冬卒,追赠相国,谥汉献王。汉兴元年(338),子李寿即位,追尊为献帝。

猜你喜欢

  • 大漠州都督府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设置的羁縻机构。又作大漠都督府。高宗显庆三年(658)以葛逻禄炽俟部(一作婆匐)置。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辖地约在今新疆福海县一带(一作在乌隆古河以西地区)。隶北庭都护府管辖

  • 阿史那都支

    唐朝突厥族将领。又作阿史那匐延都支,或都支。原为西突厥处木昆部首领,隶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龙朔二年(662),以阿史那弥射为��海道总管苏海政冤杀,众心不服,遂引众投吐蕃

  • 明正宣慰司

    清代康(喀木)区藏族土司。驻打箭炉。元代在喀木地方分置长河西、鱼通、宇远3安抚司。明代废安抚司,合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康熙五年(1666),置明正宣慰司,三十九年(1700),西藏营官侵扰炉边

  • 纪王

    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天眷元年(1138),太祖子完颜宗强(本名阿鲁)受封。太祖子完颜习泥烈亦封纪王,受封时间不详。

  • 日用不聋

    藏语音译,意为“大头人”。参见“达诺”(723页)。

  • 洛毛竜

    旧时基诺族的宗教节日。基诺语音译,意为“祭大忌日”,汉称“祭大竜”。每年播种前举行,共3天。因播种日期由各村社长老※卓巴、※卓生占卜决定,故各村社节日的具体日期不一,一般在3月雨季到来之前。届时由长老

  • 西平公主

    见“弘化公主”(645页)。

  • 大都

    元代都城。即今北京市。蒙古人称“汗八里”,意为“汗城”。原为金都城,名中都。元太祖十年(1215),蒙古军取之,复燕京旧称,作为统治汉地的据点。太宗六年(1234),置中州断事官,辖中原诸路。宪宗元年

  • 长命缕

    契丹族习俗。详见“讨赛篱”(614页)。

  • 呼伦湖

    见“阔连海子”(22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