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嗣源

李嗣源

867—933

五代后唐皇帝。926—933年在位。本代北胡人(一说沙陀部民)。汾州刺史李霓(一作电)之子。生于应州金城县(今山西应县),名邈佶烈。骁勇,善骑射。从沙陀部李克用征战,被收为养子,从李姓,改名嗣源。因冲锋陷阵,英勇善战,帐下500骑称“横冲都”,故又号李横冲。天祐五年(908),以击败后梁军功,授代州刺史,历相州刺史、邢州节度使。同光元年(923),李存勖称帝建后唐,进位检校太傅,兼侍中,寻授天平军节度使,兼中书令。次年,进太尉移镇汴州。为蕃汉内外马步总管。改镇州节度使。功高望重,为庄宗李存勖所忌。四年(926)二月,受命镇压赵在礼为首的魏州兵变,反与魏州变兵联合南下。四月,进据大梁(即汴,今开封),进逼洛阳。闻庄宗卒,遂入洛监国,杀专事搜刮之租庸使胡谦,废谦所立苛敛之法,以收人心。旋即帝位,建年号天成,改名亶。在位八年,任用安重诲、任圜等稳定后唐政权,境内稍安,便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史称:“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晚年,杀诸重臣,群下离心。长兴四年(933)十一月,在兵乱中受惊病,卒于雍和殿。谥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

猜你喜欢

  • 王继远

    辽东丹国大臣,渤海人。据其家谱,汉代本为太原人,远祖文林仕高丽(高氏),为西部将。历传8世至其曾祖乐德,始为渤海人。辽天显元年(926)一月,辽太祖阿保机灭渤海国,改渤海为东丹国。三年十二月辽太宗耶律

  • 郎慈苗

    苗族之一支。居住在贵州威宁一带。有产翁坐褥习俗。父母将死俟气初绝时,将头扭向背后,谓之好看后人。今已无此习俗。详见“苗族”(1335页)。

  • 又称“番”。黎语。意为“村落”。大多选择在山谷小平原和河谷台地或较为平缓的坡地,一般靠近耕地和河川或溪流附近。黎族大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因受耕地面积限制,户数一般在20—30之间,个别也有60—70户的

  • 打虎儿

    即“达斡尔族”(735页)。

  • 毌丘俭讨高句骊

    三国魏对高句骊的一次反击战。魏正始三年(242)始,高句骊东川王忧位居(汉文献皆作其父位宫,此据《三国史记》)屡侵扰辽东郡西安平县(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叆河尖古城),幽州刺史毌丘俭于正始五年(一作六

  • 安轮大舟

    契丹人使用的一种水陆两用交通工具。据宋人方勺《泊宅编》记:契丹“与中原为敌国。兵马略集,便有百万,多作大舟,安四轮陆行,以载辎重,遇塘水、黄河,则脱轮以度人马。”(卷10),不仅作战,亦日常用。出使契

  • 招鱼祭

    台湾高山族雅美人一种重要祭祀活动。居于兰屿岛的雅美人捕鱼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二月末三月初飞鱼汛期到来,每个捕鱼集团都举行隆重祭仪,又称“飞鱼祭”。通常在三月一日举行,持续三天:第一日早晨船

  • 奥失部

    唐代奚(又作库莫奚)族部落名。是称见于《新唐书》。《五代会要》记为奥质部;《新五代史》记为粤质部。活动于饶乐水(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南部一带。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可度者

  • 达磨赞普愿文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34号卷子。全卷50行。为吐蕃末代达磨赞普的礼佛发愿文。当写于公元836—842年间。卷首载:“赞普天子乌东甸(即达磨赞普)之功德发愿”。卷尾四个汉字为“赞

  • 纳速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拉新河卫,并说清代拉新河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南500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