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景颇语

景颇语

我国景颇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盈江、梁河、瑞丽、陇川等县,使用人口约3万。在国外,称克钦语,主要分布在缅甸。景颇语内部比较一致,无方言差别。但有两个土语:恩昆土语和石丹土语,土语间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有小的差别,彼此基本可以通话。以盈江县铜壁关地区景颇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22个。塞音、塞擦音分送气与不送气两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和舌叶两套,唇齿音是新发展的单位。有6个腭化辅音,由双唇辅音、舌根辅音腭化而成。有4个复辅音,也是由双唇辅音、舌根辅音与卷舌半元音结合而成。有10个单元音,分松紧两套各5个。有8个复元音,都是前响的,由主要元音和i、 u韵尾构成。另新增了少量后响复元音和三合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节尾辅音有m、 n、 η、 p、 t、 k、ʔ。有3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如彝语支语言大。语法特点:形态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以粘附形态为主。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名词有多数语法形式,用在名词后加助词表达。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量词很少,量词和数词结合的次序是量词在前,数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单数人称代词用元音或声调的屈折变化表示领有。人称代词缩减后用来表示名词的人称领属范畴。疑问代词用弱化了的疑问语素ka构成。动词有人称、数、体、式、方向、态等语法范畴。人称分第一、二、三人称,数有单数和多数,体分未完成体和完成体,式有祈使和命令,方向有向心和离心,态有自动、使动、互动。上述各语法范畴的各种形式,除使动用粘附性前缀表示外,一般均用粘附性后缀表达。形容词作谓语也有与动词相类似的语法范畴和形式。形容词还可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的轻微。结构助词有指明施动者、受动者、领有者、比较者、方位、时间、处所、工具等,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一般在谓语前面,补语在中心词后。词汇特点:多音节词占多数。分3种:一种是多音节单纯词,一种是多音节复合词,再一种是多音节派生词。后两种都是丰富景颇语词汇的重要途径。复合词的合成方式有联合式、修饰式、支配式、主谓式4种。派生词用在词头、词尾的方式构成。有丰富的四音联绵词,构成方式有叠音、双声、叠韵等。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傣语,也有少量缅甸语借词。借词方式以音译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意译词。

猜你喜欢

  • 库拜

    ?—1640清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钮祜禄氏。世居英格地方。巴克什库尔禅之弟。清初随祖父归附努尔哈赤。天命三年(1618),随军征明抚顺,取沈阳、辽阳有功,命管佐领事。天聪五年(1631),随军征瓦尔

  • 展裹

    契丹公服名。据《辽史·仪卫志》:“公服:谓之‘展裹’,著紫。”。史载:辽兴宗重熙二十三年(1052,一记作二十二年),诏有殊功之耶律欲稳之后裔※“八房族”戴帻(巾的一种)。清宁元年(1055)辽道宗又

  • 大横帐

    契丹皇室宫帐。简称横帐。为对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及后裔的统称。与阿保机伯父岩木的后裔(※孟父房)、释鲁的后裔(※仲父房)和阿保机诸弟及后裔(※季父房)共同构成四帐皇族。一说,“辽俗东向而尚左,御

  • 昙谛

    ?—453十六国至南北朝时佛教高僧。祖籍康居。原姓康。后移居中国,世居吴兴。父彤,尝为冀州别驾。谛10岁出家,学不从师,悟自天发。博览经籍,识见广大。初于虎丘寺讲《礼》、《易》、《春秋》各7遍,《法华

  • 泰宁县

    见“泰宁路”(1800页)。

  • 尔德杰威

    即“里布加布”(1081页)。

  • 希福

    1589—1652清初大臣。满族。赫舍里氏。原籍英额(今辽宁省开原县东南英额),后移哈达部。后金天命四年(1619),随兄硕色率众归附努尔哈赤。以兼通满、汉、蒙古文字,召直文馆,赐号巴克什(满语,意为

  • 弘古

    见“耶律弘古”(1308页)。

  • 康佐苗

    苗族的一支。亦称山苗、克孟牯羊苗、炕骨苗、班苗、洞苗等。明清史籍对贵州紫云、广顺、镇宁等地苗民的称呼。今贵州惠水、龙里、花溪、望谟、罗甸等地尚有其民居住。康佐,元时为苗寨。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长

  • 云南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至元四年(1267),世祖忽必烈第五子忽哥赤始封,授驼纽金镀银印,一说次年改赐驼纽金印。子也先帖木儿于十七年袭封。后西平王粤鲁赤子老的及忽哥赤裔阿鲁等袭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