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昂巴达拉

昂巴达拉

村名。亦作阿马达拉、安巴达拉、阿马土拉。满语和蒙语音译。意为“驻藏大臣和达赖(代表曾到此地)”,故名。位于西藏门隅地区南端,北纬26°9′、东经92°1′。清咸丰二年(1852,藏历水牛年),西藏地方政府派驻达旺的“拉涅”喜绕扎巴(又作“格龙土王”)被英国殖民当局收买,与其共策门隅打陇宗,德让宗等地的反叛,清朝驻藏大臣和达赖一齐派兵前往平息,喜绕扎巴失败后逃往印度的哥哈特地方。驻藏大臣派一粮台官为代表,与达赖派出的台吉夏扎·旺秋杰布、代本白马占堆一道,率军队五六百人追到此地,即去信约请哥哈特的英国官员前来商讨交出喜绕扎巴之事。为纪念这次行动,遂将此地命名为昂巴达拉。

猜你喜欢

  • 何拔

    即“诺曷钵”(1954页)。

  • 越喜部

    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亦称越喜靺鞨。所在有3说:一说在今乌苏里江以东至日本海地区;一说包括今黑龙江省富锦县至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即伯力)及其以下地方、乌苏里江两岸;旧说在今吉林省怀

  • 督练公所

    清代西藏地方机构。宣统二年(1910),经驻藏大臣联豫奏准设立。衙署在驻藏大臣衙门之左,设督办1人,由联豫兼任,下设兵备、参谋、教练3处。兵备处以罗长䄎为总办,职责为督办指挥、整饬全藏军

  • 罗罗卫

    见“剌鲁卫”(1585页)。

  • 土麦台吉

    见“图墨德达尔罕岱青”(1439页)。

  • 青唐寺

    佛教寺院名。约建于公元10—11世纪之交。在今青海西宁市城西,因依青唐水建寺,故名。宋天圣十年(1032),唃厮啰在青唐建立政权,崇尚佛教,大力扶助寺僧弘扬佛法,使之成为河湟吐蕃的宗教、文化中心。其后

  • 大司农司

    元代官署名。执掌农政,管理农桑、水利、学校、饥荒等事。世祖至元七年(1270)二月,初立司农司,领四道巡行劝农司。十二月,改为大司农司,添设巡行劝农使,副使四员。十四年罢,以按察司兼领劝农司。十八年,

  • 辰州府

    行政区划名。明改辰州路置,治所在今湖南沅陵县,隶湖广布政使司。清初沿用明制,领州1,县六:黔阳、麻阳、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康熙三年(1664),改属湖南。乾隆元年(1736),割黔阳、麻阳属沅州府

  • 拔协

    书名。相传为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在位)时大臣拔赛囊所撰。据《贤者喜宴》载,原《拔协》分《纯正拔协》、《大拔协》及《中拔协》三种。《拔协》藏文意为“拔(赛囊)所述”。此书主要记载赤松德赞诞生、宴

  • 田猎服

    契丹王宫贵族行猎时所著服装。契丹为游牧民族,帝王尤喜田猎,猎时有专服,据《辽史·仪卫志》:“皇帝幅巾,擐甲戎装,以貂鼠或鹅项、鸭头为杆腰。蕃汉诸司使以上并戎装,衣皆左衽,黑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