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旗屯

旗屯

军屯方式之一。清代八旗官兵于边疆开垦地亩之称。康熙二十五年(1686),以反击罗刹入侵的凯旋官兵,移驻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市)、黑龙江(今黑龙江省爱辉县南老城)等地。前城令索伦、达斡尔官兵,后城令原盛京官兵,各兼屯垦并委官赴课农艺,当年禾稼大收。《清政典类纂》卷13按:墨尔根、黑龙江、齐齐哈尔、呼兰(今黑龙江省呼兰县)“四城之设旗屯,大率皆在乾隆中叶以前”。嘉庆及道光年间,此4城旗屯由盛入衰。新疆省旗屯,初以绿旗官兵先行,随后索伦、锡伯等族官兵亦相继加入。嘉庆七年(1802),又以满洲驻防余丁360名于近水地带分垦,亦大见成效。是年,又自伊犁河开引大渠一道,伊犁城北又挖得旺泉,遂择地分给伊犁惠远(今新疆霍城县东)、惠宁(今新疆伊宁市西北)两“满城”八旗官兵垦种。十年(1805),改公耕为私种,满洲官兵份地,仍令其※余丁、闲散代耕。此外,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起,维吾尔族兵民亦相继踵赴伊犁分屯垦种禾稼,其中包括哈密旗、吐鲁番旗兵民在内,其成效亦著称载籍。旗屯及边民屯垦,对保卫疆域、开发边境、繁荣民族经济,皆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

猜你喜欢

  • 祥祐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石州祥祐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初期驻地绥州(今陕西绥德县),称绥州监军司,毅宗奲都六年(1062)改称祥祐军司。后迁石州(今陕西横山县东北)。备宋鄜

  • 比粟毒

    见“比粟”(189页)。

  • 海押立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宪宗纪》。宪宗二年(1252)夏分迁诸王。元太宗窝阔台嫡孙※海都迁海押立地。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科帕耳城西附近。

  • 俟分氏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 乌纥堤

    371—405晋代吐谷浑王。一名大孩。吐谷浑氏。※视连子,※视罴弟。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兄卒,以兄子树洛干年幼,继王位,娶兄妻念氏。史称其“性懦弱,耽酒淫色,不恤国事”,妻念氏专制国事。在位期间

  • 山南基巧

    藏语音译,又称洛基,意为“山南总管”。原西藏地方政府所辖专区级行政机构之一。设四品僧俗官员各1人。前九任总管,仅设1名俗官,十任总管始改为僧俗各1。基巧府驻泽当,下辖乃东、穷结、贡嘎、僧格、桑日、门达

  • 安抚司土佥事

    官名。元代始置。为安抚使属员。明代为世袭土官,秩正七品。清代多被精简。参见“安抚使”(908页)。

  • 尉迟乙僧

    唐代著名画家。西域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人。著名画家尉迟跋质那之子。师从其父,以于阗的凹凸画法熔铸中原画技著称,善画佛像、鬼神、人物、花鸟。贞观十三年至景云(639—711)年间活跃于中原画坛,与阎立本

  • 纳罗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蒙化、土家。原为部落首领名。后以之名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华坪、永胜、大理、云龙、剑川、祥云、楚雄、弥勒、昌宁、保山、凤庆、云县、巍山、景东、普洱部分地区。详见“彝族”(2594页)

  • 班禅九世

    见“却吉尼玛”(9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