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敦煌禅宗藏文文献

敦煌禅宗藏文文献

敦煌藏文佛教文书。见伯字116、117、121、812及813等号卷子。内容均与敦煌佛教禅宗有关。116号卷子系有关敦煌地方禅宗大师论述禅宗的残卷集,其中有摩诃衍大乘禅师于公元794年自逻娑(今拉萨)返回敦煌后弘扬禅宗的言论。117号卷子内容与116号卷子相似,均讲“不思”和“不可思议”论。此卷末篇记摩诃衍传授禅宗情况,篇名《摩诃衍大师释顿入门禅经》。121号卷子系残卷,通过解释何为“大乘”及“中观”等,辩解“不思”、“不住”、“不说”及“凡是不想”等禅宗教理。812号卷子系关于摩诃衍的内容,记载他通过讲《禅经》,记述“顿入”之理。813号卷子为诸僧研讨《禅经》之言论集。上述文献,与汉文《顿悟大乘正理决》有密切关联,对研究汉藏禅宗文化交流及敦煌佛教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 李如璋

    明朝边将。朝鲜族。李氏。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第四子。以父荫历都指挥佥事。从兄李如松征宁夏,先登有功,累进都督佥事。历任广西、延绥总兵官。

  • 察罕蒙古尔

    土族语音译,又译察汗蒙古尔,意为“白蒙古”。青海省互助、大通及甘肃省天祝一带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 射粮军

    金代兵种之一。从诸路中招募。五年一籍,以30岁以下,17岁以上强壮者充之,皆刺其颊,以防逃逸。用以充军队中的杂役。在诸兵种中地位较低。

  • 撒马都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子君。主要分布在云南昆明市。其祖先原住市周各县。详见“彝族”(2594页)

  • 和雇

    官府强行雇佣服役的措施。源于唐、宋,金、元沿之。元代,凡递运官物或各种工役,多向民间雇佣人夫、牲畜、车、船等服役。按户等高下、田产多寡轮流承担。运费按百斤百里计价,水旱运输不同,山地平川、顺水逆流各异

  • 孛罗海

    见“孛罗乃王”(991页)。

  • 张绥铁路

    由张家口至绥远(今呼和浩特),为内蒙古地区交通命脉之一。1909年10月动工兴建,因辛亥革命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费极为困难,曾两度停工,1915年9月修至丰镇。1920年5月始通绥远,全长466公里。

  • 钩鱼

    契丹族一种独特捕鱼方法。非为中原之垂钓。以宋人程大昌《演繁录》所记最详,云:“其钩是鱼也,北主与其母皆设次冰上,先使人于河上下十里间以毛网截鱼,令不得散逸,又从而驱之集冰帐。其床前预开冰窍四,名为冰眼

  • 伊噜格勒圭呼

    见“夜落隔归化”(1497页)。

  • 顶卡花

    毛南族传统花竹帽。亦称顶盖花、花竹帽。流行于广西北部毛南族地区。系用精心挑选的金竹及墨竹破成细篾片编织而成。上面的顶箍缠有黑缎,织有黑边;中间的部分全用竹编织,灿若抹金;底部用墨竹编上4至6层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