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撒麻耳干

撒麻耳干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中亚名城。今译撒马尔罕。公元前4世纪即以“马拉坎达”著称。公元前329年被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攻占。公元1040年后为西喀喇汗朝首都。元宪宗元年(1251),设阿母河等处行尚书省,以此城为治所。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初,为帖木儿帝国都城。1868年被俄罗斯帝国兼并。1924—1930年是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首都。1938年起是撒马尔罕州首府。今属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古城约建于公元前6世纪,位于今撒马尔罕东北近郊阿弗拉西阿勃,13世纪蒙古入侵时被毁。近代之城为帖木儿时建。此城有许多汉译名。耶律楚材《西游录》作寻斯干:突厥语“寻思”意为“”。“”为“城”,因土地肥沃得名。《魏书·西域传》作悉万斤。《大唐西域记》作飒秣建。杜环《经行记》作萨末鞬。《新唐书·西域传》称康国。《辽史·天祚本记》作寻思干。西辽时为河中府。《长春真人西游记》作邪米思干。《常德西使记》作挦思干。《元朝秘史》作薛迷思加、薛米思坚。《圣武亲征录》作薛米思干。《元史》有薛米则干、换斯干等译名。《明史·西域传》作撒马儿罕,并云:西南诸蕃之货皆聚于此,号为富饶。自明洪武二十年(1387)至万历(1573—1619)中,与明朝贸易往来长期不衰。

猜你喜欢

  • 茶山瑶

    瑶族一支系。自称“拉珈”,意为“居于山里的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大瑶山中部和北部。因其地盛产茶叶,历史上曾称“茶山州”,故名。传说自广东、湖南和广西的南宁、百色、象州等地迁来,说法不一,其入山时间也先后

  • 女真进士科

    金代取女真族进士所设的科目。大定十一年(1171),初议设。十三年(1173)八月,初次举行,考场设于中都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试题为如何尽得天下之贤才而用之,俾各尽其能(大意)。徒单镒等27人及第

  • 开山抚番

    清代台湾开发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清代在台湾“理番”方针的一大改变。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对内山高山族地区长期采取隔离封锁政策。同治十三年(1874),钦差大臣沈葆桢鉴于日本侵略者对台湾的觊觎和不断入侵,向

  • 评皇券牒

    俗称《过山榜》。瑶族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历史文献。又叫《盘古皇圣牒》、《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白箓敕帖》、《盘古圣皇榜文券牒》等等。迄今已发现百余件,有木刻印、石印、油印和手抄本,分折叠、卷幅、书本式

  • 右江

    河流名。与左江流域同为壮族聚居区,故常以左、右江代表壮族地区。左江主要是侬峒地,右江主要是黄峒地。发源于云南广南龙山,流至百色纳澄碧河后称右江,经田阳、田东、平果、隆安,至邕宁宋村(亦称合江村)与左江

  • 前秦宣昭帝

    见“苻坚”(1340页)。

  • 贵阳府志

    书名。清周作楫修,萧琯、邹汉勋纂。88卷。成书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卷首有贺长龄、乔用迁、翁同书、周作楫等人作序四篇。内容包括大事记、沿革表、职官表、选举表、疆里图记、山水图记、山水副记、城郭图

  • 长昂

    ?—1607明代蒙古朵颜卫首领。又称专难、贵英。成吉思汗部将※者勒蔑(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花当重孙,※影克长子。幼失母,由姨母和姑母养育成人。隆庆元年(1567),父南下攻入明境,被火器

  • 乌拉卫

    见“兀兰卫”(108页)、“兀刺卫”(109页)。

  • 峒蛮

    又作蛮峒、洞蛮、蛮洞。峒(洞)乃唐代所设羁縻州的县以下行政区划。宋代对西南溪峒蛮泛称。元代沿用峒蛮泛指湖广、四川、广西部分民族,而峒蛮中彭、田、向、覃、冉、王、扬等大姓部分与今土家族先民有渊源关系。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