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挡梁子

挡梁子

一种古老的捕鱼方法。亦作“挡亮子”。流行于我国许多地区,居今黑龙江省、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地区的赫哲、鄂伦春等族也用此法捕鱼。两族的用料及挡法不仅与其他民族有差异,彼此也不尽相同。鄂伦春族根据春天冰雪融化时鱼从大河逆水上游到小河产籽,秋天雨多水大鱼顺流下游到大河过冬的规律,在春秋两季进行。一般选择小河狭窄与水浅处,拦河用柳条编的笆筑起一道坝,篱笆固定在打下的一排木桩上,在坝端或两块笆接头处留一小口,置一簸箕形柳条筐。挡好后,早晚去看一次,将进入筐内的鱼捞回。皆由※乌力楞男女集体进行,鱼在“乌力楞”内平均分配。赫哲族在20世纪初前后才采用此法捕鱼,一般合伙进行,鱼由参加者平均分配。有挡草芽子水亮子和伏水亮子之分,皆用柳条编的箔(即荆笆),然亮子大小和捞鱼的方法不一。前者挡在小河中,当水涨到三四尺深时进行,用拉网将鱼捕起。后者主要在夏季进行,被拦在亮子里的鱼群不马上打捞,让其长两个多月,至小雪时才捕取。这种亮子的箔,每块长3丈多,高1丈多;挡时,先在河中隔8尺至1丈立一木桩,将箔沉到水底绑扎其上。挡好后留人看守,或隔三四天去查看一次,如发现鱼群“闹箔”,用木棒击水将其赶走,不到时候不捕。

猜你喜欢

  • 西蒙古王公会议

    民国初年西蒙古王公反对库伦“独立”的会议。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遭到蒙古族各阶层的普遍反对。1913年1月23日,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13旗王公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召

  • 噶启介

    藏语音译,简称“启介”。西藏地方铸造的铜币之一。1909年铸造,正面铸有狮子图案,背面铸币名和藏历“十五绕迥四十三年”字样。面值作藏银7分5厘。1917年梅吉造币厂成立,1918年重铸,面值、图案相同

  • 大安宝钱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惠宗大安年间(1075—1085)。传世有铜质大小多品;有背无文、背俯月与折二钱等几种。

  • 大梁水

    即“梁水”(2125页)。

  • 铁摆

    契丹语音译。“嵩高”之意。参见“可忒”(491页)。

  • 旧土尔扈特部

    蒙古部名。清代史籍对土尔扈特汗渥巴锡族系的称呼。参见“乌讷恩素珠克图盟”(354页)。

  • 青海和硕特部

    蒙古部名。清代青海和硕特人专称。首领主要为固始汗、哈纳克土谢图,色棱哈坦巴图尔之裔。清崇德二年(1637)起相继移住,初分左右两翼,由固始汗子10人分领。左翼达延汗、鄂木布、达兰泰、巴延阿布该阿玉什。

  • 遂斤部

    见“坠斤部”(1260页)。

  • 拜缪

    旧时水族祭神活动。水语“拜”,意为“祭祀”,“缪”即岩神的名字。祭祀在每年水历五月十五日(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凡求生子或保佑子女健康成长者,皆全家带祭品到供祭的岩石前拜祭,并许愿。凡如愿者必还愿。于

  • 乌伦

    东汉时辽西鲜卑大人。安帝元初六年(119),鲜卑为汉度辽将军邓遵所败,永宁元年(120),与其至鞬率众降于邓遵,奉献贡物,为汉朝诏封为率众王,赐以彩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