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怨军

怨军

契丹亡国前临时组织的一种军队。北辽时改称“常胜军”。天庆三年(1113),※完颜阿骨打为※女真首领后,女真始兴,迅速壮大,次年,起兵反契丹,攻城占地,连连获胜。五年八月,天祚帝发大军亲征,欲一举灭女真,大败,损失惨重。次年正月,渤海人高永昌等又纷反自立,局势严重,辽东饥民诸多,天祚帝纳谏,令素有人望的燕王※耶律淳(天祚帝叔父)招募流民,组成“怨军”(一说组成于天庆七年九月),得2.8万余人。以所募州为号,募自宜州者谓前、后宜营;自锦州者曰前、后锦营;自乾、显者曰乾、显营;又有乾显大营、岩州营,共8营。建怨军八营都详稳司以掌之。是军组成后,因军需供应困难,军心不稳,接连出现反叛,统帅抱怨:“所谓怨军,未能报怨于金人,而屡怨于我家。”(《契丹国志》卷11)天庆七年(1117)十二月,与女真军战于蒺藜山(今辽宁阜新北),大败。至保大二年(1122)三月,天祚帝西逃夹山(今内蒙古武川西),与南京(今北京)失却联系,驻南京臣将持怨军拥耶律淳称“天锡皇帝”,改元建福,是为北辽。于时,怨军改名“常胜军”。十二月,女真攻南京,郭药师率该军大部投宋。金天会三年(1125)十二月,郭药师战败降金,次年二月,金明令此军解散。

猜你喜欢

  • 沙全

    元初将领。初名抄儿赤。哈剌鲁氏。随父沙的居河南柳泉(今宜阳县西)。五岁为宋军所俘,年18,留刘整部下。中统二年(1261),随刘整归降蒙古,为管军百户。至元三年(1266),从破宋将夏贵于云顶山。五年

  • 伯岳吾

    ①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伯牙兀惕、伯牙吾、伯要、巴牙兀、巴雅固特。马阿里黑后裔。马阿里黑原为蒙古乞颜氏世仆,后嗣繁衍,自成部落。有若干分支,其中主要有者台伯岳吾(居者台河流域)与客额儿

  • 隆安

    见“十二安”(8页)。

  • 昌八剌

    见“张堡城”(1182页)。

  • 足美策旺班觉尔

    ?—1842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初任仔琫。道光十九年(1839),经驻藏大臣孟保等奏准,晋升为噶伦。办事谙练,二十一年(1841),参与征剿森巴人侵藏,协办军务,统领士兵,不辞劳苦,奋勇杀敌,

  • 胜根打喇汉

    明代女真叶赫部始祖。明宣德年间(1426—1435)人。蒙古族,土默特氏(一说即塔里木卫第一任指挥使※打叶)。宣德间,随阿鲁台部东移,进入塔里木卫忽剌温张地(今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碱场),改姓纳喇,遂

  • 呼勒河卫

    见“忽里卫”(1488页)。

  • 秦州志

    甘肃省方志。(清)赵世德编撰。世德、辽宁辽阳人,康熙间(1662—1722)任秦州知州。康熙二十六年(1687),成书。今北京图书馆藏有抄本。全书2卷21门。自户口、徭役,迄赈恤、艺文。无沿革、疆域、

  • 光定未年借贷契约

    西夏文契约。手写,行书。1页13行。正文7行,记西夏光定未年(1223)四月二十六日党项人耶和小狗山向另一党项人��合讹阿金刚借3石谷物,至同年八月一日须还4石5斗,即3个

  • 丑奴

    ①(?—520)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一作配奴。郁久闾氏。※伏图子。柔然始平三年(北魏永平元年,508),优图西征高车,被其王弥俄突所杀,遂继位,号“豆罗伏跋豆伐可汗”(简称“伏跋可汗”,意为彰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