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德宏

德宏

地名。傣语音译,“德”意为“下面”,“宏”意为“怒江”(潞江),合称“怒江下游地方”。指云南潞西、瑞丽、盈江、梁河、陇川一带傣族地区。现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简称。属古“乘象国”(“滇越”)。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设置哀牢、博南2县,建永昌郡。蜀汉因之,西晋置宁州,统辖益州、建宁、云南和永昌4郡,德宏属宁州。唐初属剑南道姚州都督管辖,为金齿部,今潞西为茫施部。南诏时期归永昌节度使管辖。大理时期,以怒江为界,江西属腾冲府,江东的茫施为弄谋甸,属永昌府,元初,属金齿等处宣抚司。至元十三年(1276),设大理金齿都元帅府,在潞西设茫施路,盈江设镇西路,陇川设平缅路,瑞丽设麓川路,梁河设南甸军民府,盈江西北设南赕。十五年,设六路军民总督府,统管柔远路(今潞江坝)、镇康路和上述4路1赕。14世纪初,麓川路总管思可法勃起,并吞诸路,建立地方政权,元朝遂设麓川平缅宣慰使司,至正十五年(1355)授予宣慰使职。明洪武十五年(1382),授予思伦法为麓川宣慰使。十七年,改设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明朝※“三征麓川”之后废宣慰司,建南甸、干崖、陇川宣抚司,芒市御夷长官司,户撒、腊撒长官司。不久又分设盏达、遮放副宣抚司,升芒市为安抚司。万历三十七年(1609),分陇川地建立勐卯安抚司。清沿明制。18世纪初,将南甸、干崖、陇川、盏达、户撒、腊撒改隶腾越州。乾隆三十一年(1766),永昌府同知移驻龙陵后,将芒市、遮放改隶龙陵厅。光绪三十五年(1899),中英勘界后,增设勐板土千总,归龙陵厅管辖。民国以来,实行土流并存制度,设弹压委员,以“管慑控驭”各土司。1931年,废除土司名称,正式定名为潞西、梁河、盈江、莲山、陇川和瑞丽等6个设治局。世袭土司和委派的流官同时统治的局面延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猜你喜欢

  • 和勇

    ?—1474明朝将领。蒙古族。原名脱脱孛罗。东蒙古(鞑靼部)太师※阿鲁台孙,※阿卜只俺子。宣德九年(1434),阿鲁台被瓦刺击杀后,随父归降明朝,居京师(今北京)。次年,父卒,袭指挥使。后积功至都督佥

  • 婆卢木部

    金代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婆卢买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境布雅密河)流域,故名。金熙宗悼平皇后之父裴满达(本名忽挞)即为该部人,以功授世袭猛安,拜太尉,封徐国公。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左翼中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札布噶河接本部左翼左旗及乌里雅苏台军营城界,西至巴噶图尔根接辉特旗界,南至库勒根接本部右翼左旗界,北至席喇乌苏接本部左翼左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雍

  • 天授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淳年号。1096年,凡1年。

  • 李铁夫

    1901—1937原名韩伟健。朝鲜族,韩氏。生于朝鲜咸镜南道洪原郡。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参加1919年“三·一”独立运动。同年4月,离朝鲜,经苏联到上海,任《新韩独立新闻》编辑。1920年,离上海,秘

  • 夺忒排登血古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契丹※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圣宗※兴圣宫。“血古只”,又译作“穴骨只”,辽太宗※永兴宫下一※闸撒为是名。

  • 准噶尔炮

    准噶尔兵器。初以铁为腔,中施硝磺铅弹。或高二三尺,圆径三寸,架于骆驼背上施放;或高二三尺,圆径五六寸,置于木架上施放。后改用铜料制作。相传其造炮技术的进步,与被俘的瑞典军官雷纳特有关。他曾为策妄阿拉布

  • 恒春

    ?—1857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姓萨达拉氏。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历官山西按察使、署陕西巡抚、刑部右侍郎兼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咸丰元年(1851),官察哈尔都统,以察哈尔官马亏缺,请准以各

  • 葫芦王地

    即“葫芦国”(2183页)。

  • 成汉哀皇帝

    见“李班”(10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