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雅喇

巴雅喇

①(1582——1624)后金开国功臣。满族。爱新觉罗氏。清显祖宣皇帝※塔克世第五子,太祖※努尔哈赤异母弟。屡从征战,多立战功。初封台吉。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初,奉命与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征东海安楚拉库路(今吉林省安图县西南部),取屯寨二十,降众万余,赐号“卓礼克图”,译为“笃义”。三十五年(1607),奉命征东海窝集部,取赫席赫(今吉林敦化县黑石屯)、鄂谟和苏鲁(今吉林省敦化县额穆)、佛讷赫托克索(今吉林城西南五十里之地)三路,俘获2千余人。后金天命九年(1624)卒。顺治十年(1653),追封多罗贝勒,谥刚果。后称多罗笃义则果贝勒。 ②见“巴雅尔”(412页)。

猜你喜欢

  • 科布多

    清代地名。又译和卜多、科卜多。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西北(即今蒙古境内科布多)。以地有科布多河得名。词义意谓“箭橐”。初隶准噶尔。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死后,并于清,清军于其地置屯田。雍正八年

  • 吴瑾

    ?—1461明朝将领。蒙古族。※把都帖木儿(吴允诚)孙,※吴克忠子。正统十四年(1449),与父及叔吴克勤奉调从明英宗征瓦剌。英宗撤离宣府时,与父叔奉命殿后,同瓦剌追兵血战,父叔皆阵亡,本人被俘。不久

  • 约波

    藏语音译。此称吐蕃时已有。意“男仆”、“男佣人”。女仆、女佣人则称“约么”。在解放前西藏农奴制社会中,长年性佣人,多对主人有人身依附关系,不能自由离去。终身为仆者,称为“才约”,是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奴隶

  • 嘎古

    解放前京族的一种社会组织。由村内名望高的长者组成。负责推选※翁村(村长),处理“翁村”遗留事务。拥有一定经济实权,可对部分公田山林行使支配权。参见“翁村”(1895页)。

  • 劳德玛法

    赫哲族对渔猎头人的称谓。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过去赫哲人进行集体捕渔或狩猎,由参加者推出一名年长、辈份大、公正、有捕渔或狩猎经验、威望高的人领导一切事宜,俗称“把头”,赫哲语

  • 陕西丁

    明代哈密头领之一。正统(1436—1449)初,叛离哈密。五年(1440),与捏列骨率兵围哈密,被新迁于把思阔(巴里坤)之忠勇王也先土干(金忠)弟猛哥卜花所败。八年(1443),又助瓦剌也先太师将奄克

  • 伯德窊奇

    ?—1219金将领。西南路(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咩乣人。奚族。伯德氏。为人壮健沉勇。时蒙古军攻占西南路,邻郡皆降,独不屈。贞祐五年(1217),东胜州(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已破,与姚里鸦胡等招集义

  • 东汉壁画墓

    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西5里的红河北岸。1971年秋修筑梯田时发现。1972年经过清理,发现很多文物。墓室壁画尤具特色,内容丰富。有护乌桓校尉车马出行图、宁城护乌桓校尉府图、乐舞百戏图、牧马图、朱雀

  • 多伦禅

    即“图龙禅”(1435页)。

  • 高山族语言

    我国台湾省高山族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包括20余种语言,现在尚使用的有13种,使用人口约30万。高山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高山族语言分为3个语组:(1)泰耶尔语组,分布在北部山地,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