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尹继善

尹继善

1696—1771

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章佳氏。大学士尹泰子。字元长,号望山。雍正进士。初为翰林。五年(1727),迁户部郎中。赴广东察审布政使官达、按察使方愿瑛受贿徇庇案得实,即署按察使。六年,任内阁侍读学士,协理江南河务。七年,任江苏巡抚,寻署河道总督。任内,除陋规,禁官吏浮费,及随漕勒征仓谷。九年,署两江总督。任内,协理河务,详勘河防,建造石闸,启闭以时,颇有成效。后协江宁将军兼理两淮盐政。对防务、水师建设、行政区划等均有建树。在清查江苏积欠钱粮中,查出自康熙五十一年至雍正四年官吏侵蚀银472万余两。十一年(1733),调云贵、广西总督,镇压云南思茅土司起事。十三年,调两广总督。乾隆初,任云南总督、刑部尚书。五年(1740),任甘陕总督。八年(1743),回任两江总督。以黄河泛滥,亲往勘察,制定并实施治河方案,成效显著。二十七年(1762),任御前大臣。二十九年(1764)晋大学士,仍留总督任。三十年,召回京,入阁办事,兼管兵部事务,充国史馆总裁。后为会试正考官、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历封疆大吏30余载,一督云贵,三督川陕,四督两江,史所罕见。卒,谥文端。著有《诗集》、《河工奏议》。

猜你喜欢

  • 德格印经院

    四川西部藏区有名的印刷藏文经典的机构。清雍正七年(1729),由德格土司丹巴次仁主持兴建于德格县的更庆寺,故又名“更庆寺印经院”。设总管行政事务的院长1人,下设管家1人、秘书1人。由更庆寺喇嘛内选任,

  • 宁海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成吉思汗叔答里台之孙阔阔出及其孙亦思蛮、八都儿、阿海等先后受封。

  • 李琀

    ?—323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西晋末蜀地流民起义首领※李特孙,※李荡长子,成汉君主※李雄侄。有名望志尚,初李雄欲传为后嗣。玉衡十三年(323),以侍中、中领军与

  • 和宁路总管府

    元朝地方官署名。自太祖十五年(1220)建都和林,为太祖、太宗、定宗、宪宗、世祖前期五朝之都城。至元九年(1272),改中都为大都(今北京),定都大都后,和林成为元朝治下的地方行政区划。同年五月,立和

  • 西盟勐梭人民抗英斗争

    清光绪十六年(1890),英国军官斯格德率武装进入西盟阿佤山,要求拉祜族头人李通明承认为英属缅甸国民,服从英国统治,遭李严正拒绝,未得逞。时经半个世纪,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中英双方在勐梭举行滇

  • 赵福才

    ?—1832清道光朝湖南江华瑶族起义首领。湖南常宁县人。瑶族。道光十一年(1831)七八月间,与江华瑶族首领赵金龙策划推翻清朝统治,利用巫神符水为群众治病,策动瑶民参加瑶王赵金龙领导的反官府斗争,又深

  • 巴哈布

    ?—1837清朝将领。蒙古正蓝旗人。乌忒米氏。嘉庆元年(1796),由健锐营前锋授蓝翎长。随参赞大臣德楞泰出师湖北,继入四川,镇压和追剿川楚陕白莲教起义,赏戴蓝翎。七年(1802),事平,回任。十一年

  • 大定府

    见“中京”(292页)。

  • 流动台站

    参见“地方台站”(678页)。

  • 钦差镇守辽东太监

    明代官名。永乐年间(1403—1424)始置。明朝派遣镇守辽东地方之内臣。与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及赞襄军务的都御史或提督,同为镇守辽东重臣。职司主要为监军,亦监察其他民政诸事及安抚各族。衙门为镇守太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