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合台文

察合台文

13世纪到20世纪初分布在中国新疆及中亚广大地区操突厥语族语言的部族和民族广泛使用的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音素文字。因其主要用于以成吉思汗次子的名字命名的察合台汗国及其后裔统治的地区而得名。察合台文是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喀尼亚文的基础上形成的。10世纪后半期,伊斯兰教开始传入新疆的南部地区,随着伊斯兰教影响的扩大,当地居民开始使用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察合台文最初采用了阿拉伯文的28个字母和一些辅助符号,后来又从波斯文借入4个字母,共有32个字母,其中有10个字母主要是在拼写阿拉伯——波斯语借词时使用。元音ɛ、a、e、 i、 o、 u、o、u在部分文献中是用一些辅助符号表示的。另外,在有些情况下元音省略。行款是从右向左横写。字母分单写、词首、词中、词末4种形式,部分字母有多种写法。察合台文文献有手抄本、石印本、铅印本等几种类型。手抄本中很少使用标点符号。用察合台文记录的语言被称为“察合台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是当时维吾尔和乌孜别克等操突厥语的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受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影响较大的书面文学语言。它是在10—13世纪喀喇汗王朝的官方语言和回鹘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曾作为察合台汗国主要的官方语言和通用的交际语。察合台文使用的时期是突厥诸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留下了大量用这种文字写成的文献,如属于14世纪的有拉布古孜的长篇散文《先知的故事》等;属于15—16世纪的有阿塔依、赛卡克、鲁特菲、纳瓦依等人的诗集等;属于17—18世纪的有阿卜勒哈孜·巴哈杜尔·汗的《突厥族谱》、穆罕默德·伊朗·胡加木库里·赫尔克提的《爱情与苦难》、穆罕默德·司迪克·扎莱力的《扎莱力诗选集》、毛拉艾拉木·沙雅尔的长诗《花朵与布谷鸟》、毛拉优努斯·亚尔肯迪的《玉素甫和祖莱哈》等;属于19—20世纪初的有尼扎亚、孜亚依和海里比合写的《爱情长诗》、毛拉艾依提·本·毛拉噶日《知医书》、凯兰代尔、古木纳木等人的诗集以及毛拉·沙克尔、毛拉·比拉勒等人的长诗。还有许多重要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著作也被译成了察合台文,如《哈札纳奇史》、《穆赫斯尼文德》、《喀力勒与达米尼亚》、《乐园》等。这些文献在中国及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重要的科学价值。研究察合台语和察合台文献的主要是中国、原苏联、土耳其等国的学者。

猜你喜欢

  • 文硕

    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姓费莫氏。字俶南。以主事考入同文馆。光绪十年(1884),迁内阁学士。次年,出为驻藏大臣。十四年(1888),召回京。著有《驻藏牍奏函稿》。

  • 巴牙喇

    亦作拜雅喇,满语音译。清代护军的满语 (1621),进攻辽阳时,以红甲配合败明骑兵,又以诸贝勒白拜雅喇败明步兵。天聪三年(1629),太宗皇太极首次征明都,以每牛录巴牙喇8名从征,2名留守。顺治十七年

  • 金陵挤马

    元代蒙古宫廷祭祀习俗。蒙古大汗卒后,不封不树,即不积土起陵,树碑标墓,但派专人守护山陵,并进行祭祀。成吉思汗卒后,令※兀良哈万户世代守护其禁地。元代,自世祖以下已故诸帝山陵,各有酝都(宫廷盛载马乳的专

  • 盐州

    ①州名。渤海王国置。为东京龙原府所辖4州之一,领龙河、海阳、接海、格川4县。州治故址皆认为在前苏联沿海州克拉斯基(金)诺(即毛口葳)附近,但具体所指有差异,或说在其北的下岩杵河;一说为在其南2公里临波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桑锦达赉之南。东至哈喇布尔噶素接本部右翼右末旗界,西至琴得根接赛音诺颜部中左旗界,南至察汉布尔噶素接赛音诺颜部右翼后旗界,北至依克特里接本部右翼右末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

  • 御仓

    西夏储粮所在名。西夏常于产粮地及其附近修窖藏粮。如鸣沙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北)御仓有窖藏米百万石。

  • 萨音图

    ?—1644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布尔哈齐忒氏。世居爱必汗英舍堡地方。顺治十五年(1658),以护军校随征贵州,驻师靖州。适敌总兵田国钦、黄世贵等欲来归,为敌所阻,与纛章京鄂内等前往接应,败敌兵20

  • 六诏

    唐时对西洱河(今云南洱海)周围乌蛮六部落的总称。“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名称诸书所载不尽相同,一般多取《蛮书》、《新唐书》作:蒙巂诏(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上半及漾濞、永平一部分)、施浪诏(今洱源

  • 县君

    清代宗室郡王侧福晋、贝子正夫人所生之女的封号。格格封号中列第四等。初制,郡王、贝子之女,无论其嫡生庶出,应封之时均以分封为县主、县君。康熙四十五年(1706)题准,庶出者同与嫡女一例授封,实为过优,从

  • 耶律古乃

    1234—1269蒙古国将领。契丹族。为辽王※耶律留哥曾孙,收国奴(石剌)子。蒙哥汗九年(1259),父卒,诏允嗣职,为广宁路总管军民万户。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领兵征河西。三年(1262),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