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西四镇

安西四镇

唐朝在西域设置的四座军事重镇。贞观十八年(644)至上元二年(675),唐先后在西域设置焉耆(今新疆焉耆县境)、龟兹(今新疆库车)、于阗(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四镇,驻军镇守边疆。隶属安西都护府。永徽年间(650—655),因发兵远戍,粮运困难,曾一度放弃四镇。显庆二年(657),苏定方平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后复置。咸亨元年(670),为吐蕃攻陷。调露元年复置,都护王方翼驻碎叶,筑碎叶城(今楚河南岸吐克玛克附近,一说在楚伊斯阔叶)取代焉耆为四镇之一。垂拱二年,复为吐蕃攻陷。长寿元年(692),王孝杰与阿史那忠节收复四镇。开元七年(719),唐以碎叶予突骑施苏禄为建牙之地,复以焉耆为四镇之一。安史之乱后,唐国力衰微,吐蕃攻陷河陇,西域阻绝,历30余年后终废。

猜你喜欢

  • 大贞翰

    即“大贞斡”(81页)。

  • 隆裕

    见“耶律隆祐”(1320页)。

  • 日本道

    渤海王城赴日本的通道。为渤海五条对外交通干线之一。包括陆路、水路两段,陆路因王城迁徙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从“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出发,经和龙、延吉进至珲春县境;后期从王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

  • 闪应雷

    明代诗人。字明山,云南永昌(今保山县)人。回族。贡生。工诗,作品多赞美祖国壮丽山川,令人读之如身临其境耳目一新。作品多佚,仅《滇南诗略》中部分收录。

  • 察合台汗国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初为察合台封地。元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划分诸子封地,察合台领有西辽旧地,14世纪初合并窝阔台封地后,遂兼有天山南北路及阿母河以东地方。最盛时疆

  • 合兰府硕达勒达等路

    见“合兰府水达达等路”(837页)。

  • 吐蕃

    唐代汉文史籍对今西藏之称谓。“吐”,一说系汉语“大”之唐音;“蕃”,藏族自称。亦指古代藏族政权。藏学界一般指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起,至9世达磨赞普时止。此后汉文文献虽偶有以吐蕃(或土蕃、特蕃)称之

  • 方

    见“鬼方”(1703页)。

  • 母则黑儿普

    彝语音译。意为由于租佃土地而产生的额外负担。旧时四川凉山美姑地区彝族社会中施行的一种剥削制度。包括三项内容:“母则窝”,意为因租地而交纳的猪粮;“母则直”,意为因租地而交纳的酒粮;“申直”,意为因租地

  • 照票

    西藏地方喇嘛与外番及青海蒙古彼此往来朝佛、布施时所执以凭查验的执照。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西藏喇嘛赴外番(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等)各地朝山礼塔者,由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限以日期,返回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