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论出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意为“胚胎”。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宗室完颜果第三子即名孛论出。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意为“胚胎”。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宗室完颜果第三子即名孛论出。
壮语音译,亦名都布、都落布。古代壮族纺织品。特产于今广西各地。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当马援进军至岭南骆越(壮族先民)地区时,“更为援制都布单衣”。据明末清初广东人屈大均考证,“都布者,络布也。…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皮大衣。因以狍皮制作,故又名“狍皮大哈”。流行于今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用冬季长毛狍皮制。鄂伦春人过去不穿长大衣,本世纪初交换发展后,专为出售邻近民族制作。爱辉县地区鄂伦春人,每家一
烤鱼。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赫哲族地区。为旧时赫哲人保存鱼肉的方法之一。制法:搭好烤架,将洗净的鱼切成块或肉条、鱼披子放在架上,加火熏烤,干、熟后即成,然后储存备食。吃时,炒、炖、煎皆可,也可用
抗日战争结束时,部分蒙古族上层组织的政权。以巴彦塔拉盟盟长、伪蒙疆政府高等法院院长补英达赖为首的一小部分蒙古族上层,为维护原有的统治地位和剥削利益,利用一些人,特别是蒙古族青年的民族解放要求,打起“独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苏滨水(今绥芬河)流域。穆宗盈歌时(1094—1103年在位),该部勃堇(部长)先后为冶刺、海葛安。康宗完颜乌雅束时(1103—1113年在位)勃堇为狄库德。康宗二年(1
见“他鲁河”(574页)。
东晋南北朝时期鲜卑部落名。又作“叱干部”或“叱干氏”。原聚居于三城(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北魏登国六年(391),铁弗匈奴首领刘卫辰败亡后,其部帅太悉伏(他斗伏)率部归降北魏,受到道武帝拓跋珪的安抚。
五代后梁年间辰州起义首领。辰州(今湖南沅陵)人。开平四年(910)十二月,因不堪官吏侵扰,与靖州(今湖南靖县)、溆州(今湖南黔阳西南)等地苗、侗首领潘金盛、昌师益等率众起义。攻湘乡和武岗。恃险阻,抗击
我国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使用人口约212万。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及贵阳市郊。布依语分为黔南、黔中和黔西3个土语,或依次称为第一、第二和第
达斡尔族的播种方法之一。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境内达斡尔族居住区。出现于民国年间,逐渐取代※一犁挤春种法。其法为:撒种籽前先犁一遍,撒种后再翻一遍,因以得名。这一改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