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奴儿干都司

奴儿干都司

明官署和政区名。“奴儿干”,一作“弩而哥”、“讷而干”;清人改作“尼噜罕”,满语,意为“图画”。明永乐七年(1409)置。此前,明王朝已在黑龙江流域等地区设置115卫,形势要求建立高于卫所级的统一领导机构。是年夏初,奴儿干地方首领忽剌冬奴等数十人进京朝贡,奏请于其地设立“元帅府”。明成祖允其请,闰四月任命康旺、王肇舟、佟答刺为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官,派内官亦失哈率领官兵至奴儿干地方设置。六月,又设经历司,为都司隶属机构,派刘兴为经历官。都司直属明中央政府,朝廷派官兵数百至数千轮番戍守其地。内官亦失哈、都指挥同知康旺等从永乐至宣德凡20余年中,十次前往其地巡视,并携带衣服、器用、粮食与酒,“镇抚慰安”。都司及下属卫所,由明廷任命其各部首领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官职,授予印信,依其旧俗统领其众,惟令其按时朝贡。辖境最广时,东抵包括库页岛在内的日本海,西达斡难河(前苏联境内之鄂嫩河),北至外兴安岭、乌第河,南以图们江与朝鲜为界,西南有兀良哈三卫地(包括今嫩江中下游流域及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治所在今黑龙江下游东岸距入海口约150公里处的特林地方。下辖卫所,续有增设,万历年间,共有384卫、24所,地面7、站7、寨1,通称384卫。居民多为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永乐十一年,亦失哈再次巡视奴儿干,在都司所在特林村北约2.4公里的江岸上,修建了一座供奉观音的永宁寺,并立※永宁寺碑。宣德八年(1433),亦失哈等又重修寺院,并立重建永宁寺碑。两碑记载了都司建立及当地各族人民受明中央管辖的情况,是研究明中央对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管辖的信物(碑藏于前苏联海参崴博物馆)。

猜你喜欢

  • 贞观宝钱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崇宗贞观年间(1101—1113)。西夏文“宝钱”二字或译作元宝。铜质小平钱,有著录,未见传世品。

  • 卡登卡拉

    僜语音译,意为“世代居住于此地的主人”。※僜人先民之一。自称是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最早的居民,故称。后与从西部迁来的※义都人及从东部布绒山区(缅甸北部)迁来的一支古老居民相融合,发展成为僜人达让支系。至

  • 邪米思干

    见“撒麻耳干”(2495页)。

  • 见“木样”(254页)。

  • 元羽

    470—501北魏宗室。又称直懃驾头拔羽直,字叔翻。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子,孝文帝※元宏弟,前废帝※元恭之父。太和九年(485),封广陵王,加侍中,为外都大官。后为大理,加卫将军,典决京

  • 彭万潜

    ? —1369元代湖广永顺土官。土家族。永顺(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安抚使彭胜祖子。至正九年(1349),袭安抚使职。十一年(1351),自改永顺安抚司为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旋自升为宣抚司(一说至正七年升

  • 盘古歌

    参见“高皇歌”(1915页)。

  • 斡勒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完颜部首领乌古迺(即景祖,1074年前在位)时,该部杯乃率众附完颜部,自是,与兄弟俱居于安出虎水(今松花江支流阿什河)之北。世祖劾里钵(1074—1092年在位)时,阴有异志,

  • 十箭

    见“十姓”(8页)。

  • 牂牁

    见“牂柯”(19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