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太和五铢钱

太和五铢钱

拓跋鲜卑所建北魏铜币名。五铢钱重五铢(汉时二十四铢合一两,十六两合一斤),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东汉、蜀汉、晋、南齐、梁、陈、北魏、隋等皆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唐武德四年(621)废止,但旧五铢钱继续在民间流通。北魏至高祖孝文帝元宏以前,未铸钱,交易大都用绢帛、谷物作为货币。直至迁都洛阳后,于太和十九年(495),始铸造“太和五铢”青铜币,下诏颁行于京城及诸州,并规定内外百官俸禄,皆准绢给钱,一疋绢折钱二百。同时,允许民间铸钱,只要用精炼之铜,而不杂和铅铁即可。至世宗宣武帝元恪永平三年(510),又铸五铢钱。但至肃宗孝明帝元诩熙平(516—518)初年,两次所造五铢钱并未通行全境,所谓“专贸于京邑,不行于天下”。货币数额少,应用范围窄,当时河北诸州“专以单丝之缣,疏缕之布,狭幅促度,不中常式,裂匹为尺,以济有无,至今徒成杼轴之劳,不免饥寒之苦”,故尚书令王澄一再建议,准许太和五铢、永平五铢与古钱一并通用,唯禁用鸡眼、镮凿等劣币。“而河北诸州,旧少钱货,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故自太和至熙平下诏用钱20年间,北魏境内仍钱币和谷帛并用。

猜你喜欢

  • 富德

    ?—1779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驻防吉林。乾隆十三年(1748),从经略大学士傅恒征金川有功,自护军擢至二等侍卫,累迁副都统。二十年(1755),以参赞大臣随军征阿睦尔撒纳,因奋勇击杀立

  • 别昂左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嘉绒藏族地区衙门的大管家。主要经管寨内财粮收支及牛场交的酥油。月工资6斗青稞,一般由大头人充任。任期长短不一,取斗决于土司的信任程度。多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和勒索财物。

  • 阿兰保

    ?—1801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札拉尔氏。隶齐齐哈尔正白旗。初以优秀射手被选为善射者,随狩木兰围场。后留居京师,由司辔充蓝翎侍卫。乾隆三十九年(1774),清军征金川时,从副将军明亮出南路,因战功迁

  • 统叶护可汗

    ?—628唐代西突厥可汗。又作叶护可汗、统叶护。阿史那氏。※射匮可汗弟。唐武德(618—626)初,兄死,继汗位。勇而有谋略,执政后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伐罽宾,移汗庭于石国北之千泉(今楚河西岸),拥

  • 赤西新加

    藏语音译,俗称平地板。四川甘孜藏区康定地方的一种生产工具。为长约10尺、宽约1尺的木板,两端各有1孔,用皮条系在二牛并立的顶杠上,1人操作,用来平整翻耕后的土地,以便下种。

  • 南山

    西域古山名。见《史记·大宛列传》,张骞从大月氏回国时,沿南山东行。《汉书·西域传》:从鄯善(今新疆若羌)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今新疆莎车),为南道;于阗(今新疆和田)在南山下;西域南山,东出金城郡

  • 捐毒

    西域古国名。王治衍敦谷(今帕米尔阿赖谷地)。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80,口1100,兵500。属西域都护。居民“皆故塞种”,从事游牧,依葱岭,随水草移徙。衣服类乌孙。三国时并于疏勒

  • 布延泰

    见“白云梯”(598页)。

  • 渐丁军

    元代蒙古军兵之一种。《元史·兵志一》:“孩幼稍长,又籍之,曰渐丁军。”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规定:家只1丁者不作数,凡2丁至5丁、6丁之家,只存1人,余皆充军。

  • 窦茂

    ?—215东汉末武都地区氐王。居河池(治今甘肃徽县西银杏镇),拥氐众万余人。持险自雄,拒附曹操。建安二十年(215),河池为曹操军所破,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