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彝震

大彝震

?—857

渤海国第十一世王。宣王※大仁秀孙。唐大和四年(830)仁秀死,以嫡孙权知国务。次年,受唐封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王,改年号咸和。即位后,在其祖父“中兴”的基础上,使“海东盛国”渤海进入鼎盛时期。积极发展境内经济,将熟铜等大批物产运至登州(今山东蓬莱县)与中原进行交换。多次派遣学生入唐学习汉籍经典,传播中原文化,其批数和人数,在渤海诸王中均居首位。一佚名王子以能诗善赋被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赞为:“疆理虽万重,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并屡与唐幽州地方相聘问,厚待幽州使者张建章,张返回后撰有著名信史《渤海记》。又仿唐制最后厘定渤海行政机构和京、府、州、县名称。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之渤海城池宫阙遗址,亦为是时所建。唐文宗称誉他治理渤海“遵礼仪而封部和乐,持法度而渤海宴宁”。大中十一年(857)死,弟大虔晃立。史失记其谥号。

猜你喜欢

  • 南北部大人

    代国和北魏官名。代国和北魏初期用以统辖※内入诸姓及※四方诸姓部落之官员。据《魏书·官氏志》载,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年(339),将统辖地区“分为南北部,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时帝弟觚监北部,子实君监南部,

  • 本雅失里

    1379—1410?明代蒙古可汗。又称完者秃王、额勒锥特穆尔等。孛儿只斤氏。※额勒伯克汗子,※坤帖木儿可汗弟。早年因蒙古内乱不止,避居中亚帖木儿王庭撒马尔罕,后脱身入别失八里。永乐六年(1408),蒙

  • 杨黼

    明代白族学者、诗人、书画家。号存诚道人,别称桂楼先生。云南太和县(今大理市)下阳溪人。谓“九隆族之裔”杨连五世孙,元代大理总管书史杨保继子,世代为宦。约生于明洪武(1368—1398)初年。以书香门第

  • 柯提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属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管辖。花刺子模国故都。位于阿姆河右岸,距希瓦一日程。遗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乌尔坚奇北沙——阿巴斯。

  • 散毛宣抚司

    明清湖广土家族土司名。永乐四年(1406,一作十三年),以散毛长官司改置(治今湖北来凤土家族自治县),隶施州卫。据载元至元三十年(1293),于此置散毛洞蛮夷官。次年升为散毛府。至正六年(1346),

  • 阿仑氏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 使者

    高句骊国官号。①始见于《后汉书》、《三国志》,为高句骊王家官名,序列第七等级(《北史》、《周书》等言高句骊“大官”凡十二等,中无其名,只载有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位在※“优台”(或优台丞)之下、

  • 俟分氏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 铺长

    参见“暖铺”(2356页)。

  • 班禅堪布会议厅

    民主改革前西藏政教领袖班禅管理※扎什仑布寺与所属分寺、庄田及属民政教事务的机构。原名“囊玛康”,意“侍从室”。由其管膳食、起居、供奉之诸※堪布组成。清雍正六年(1728),清帝将西藏的拉孜、昂仁、彭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