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阳古
全称沙木儿·塔阳古。西辽著名将领。驻守答剌速(前苏联江布尔)。与属地海押立(前苏联巴尔喀什湖东南)阿尔思兰汗善,闻西辽帝直鲁古欲除之,遂潜告,阿尔思兰汗自尽,支持其子袭位。天禧二十七年(1204),率兵万余救助花剌子模(前苏联咸海南),在安都准(今阿富汗安德胡伊)大败古耳军。三十三年(1210),花剌子模反,首领摩诃末联寻思干(前苏联撒马尔罕)首领乌思蛮来攻,他勇猛迎战,受伤被擒,处死,尸体投河。
全称沙木儿·塔阳古。西辽著名将领。驻守答剌速(前苏联江布尔)。与属地海押立(前苏联巴尔喀什湖东南)阿尔思兰汗善,闻西辽帝直鲁古欲除之,遂潜告,阿尔思兰汗自尽,支持其子袭位。天禧二十七年(1204),率兵万余救助花剌子模(前苏联咸海南),在安都准(今阿富汗安德胡伊)大败古耳军。三十三年(1210),花剌子模反,首领摩诃末联寻思干(前苏联撒马尔罕)首领乌思蛮来攻,他勇猛迎战,受伤被擒,处死,尸体投河。
书名。明代李化龙撰。15卷。明万历(1573—1620)中,播州(治今贵州遵义市)宣慰使杨应龙恃险作乱,明廷命李化龙总督湖广川贵军务兼巡抚四川、率兵讨平。以其地改2府、1州、8县。事后,李化龙搜集明廷
见“苏温河卫”(1008页)。
见“弘化公主”(645页)。
全称《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因共有17项条款,故名。由中央人民政府以李维汉为首的4名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5名全权代表于1951年5月23日在北
旧时凉山彝族习俗。当对外战争经讲和停止,内部冤家械斗经调解平息,某些矛盾纠纷得到处理,内部或与毗邻者、客方表示团结友好时,都要举行隆重仪式:先打死一头牛,带着牛头和四条腿剥下皮,用木棍撑起,然后盟誓双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默伦河卫,并说清代默伦河在吉林城(今吉林市)东北,与阿勒楚喀河(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东阿什河)河源相近。
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之一。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刑部尚书图纳负责建立。这条驿站从北京开始,经过遵化到喜峰口,除喜峰口、宽城所设内地两站外,余16站皆在内蒙古境内。经过内蒙古东部卓索图、昭乌达和哲
葬式之一。亦称“风葬”。将死者置于树上任其风化。中国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地区一些民族曾有此葬俗。《魏书·失韦传》、《周书·异域上》、《隋书·地理志》、《西域图志》、《滇南新语》、《百苗图》以及台湾《
清代对散处山野以纳貂为役的广大鄂伦春猎民的称呼。亦作“雅发哈俄伦春”。“雅发罕”,满语音译,意为“步下”或“步行的”。因其出猎少马多步行,故称,以区别于被调充驻防骑兵之※“摩凌阿(骑马的)鄂伦春”。后
见“白霫”(5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