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国制

国制

契丹王朝对治理契丹民事制度的称呼,与“汉制”相对而言。契丹建国后,对契丹人和汉人(包括渤海人)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辽史·百官志》称:“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是由契丹原治理方法发展而来,“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而“汉制”则不少是沿汉官名,依汉官执掌行之。

猜你喜欢

  • 马克里恰堪

    清末新疆哈萨克族头人。同治七年(1816)六月,在沙俄军队强占我国布赫塔马河以北地区时,不受沙俄威逼利诱,率部众220余帐迁入乌柯克卡伦。同年秋,沙俄进占我乌柯克等卡伦后,又毅然率所部500余户迁往霍

  • 李仁爱

    1108—1125西夏皇子。崇宗※李乾顺世子。辽国成安公主生。幼年聪慧。既长多才艺。夏元德七年(辽保大五年,1125)金国灭辽,辽主西走,即恸哭向父请兵赴援。及辽将李良辅宜水之败,累月不安。后知崇宗臣

  • 大国舅司

    契丹中央官署名。专理国舅(后族)诸帐事务的机构。属北面诸帐官。《契丹国志·族姓原始》称:“番法,王族惟以后族通婚。”后族在契丹统治集团中具特殊重要地位。《辽史·外戚表》载:“辽史耶律、萧氏十居八九,宗

  • 喀尔喀蒙古

    喀尔喀河两岸蒙古各部的总称。明代为达延汗六万户之一,属左翼。分12部,居河东者为内喀尔喀五部,又称内五鄂托克喀尔喀;居河西河者为外喀尔喀七部,又称外七鄂托克喀尔喀,内五部为达延汗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属部

  • 赛德遇

    清代诗人。安徽和州(今和县)人。字守亭。回族。清国子监生。工诗,且有“诗癖”。诗多沉郁,露其不得志与孤芳自赏心态。著有《梦草亭诗集》。

  • 青海史

    书名。藏文历史著作。18世纪时青海蒙古族※益西班觉应固始汗后裔之请而作。故一说即是青海蒙古5部29旗中之和硕特部兴衰史。自吐蕃统治者占领青海始,历述青海的起源、地理、蒙古各部进据青海的历史过程、尤详于

  • 阿卜杜拉伯克

    清代新疆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首领。一译阿卜杜勒。希布察克部阿赖山女五马尔曼甘达特哈子。光绪二年(1876)春,沙俄派斯科别列夫侵入阿赖山区。他领导当地人民,利用石砌鹿寨,严惩入侵者,迫使斯科别列夫迂

  • 哈连

    见“阿苏特”(1207页)。

  • 合剌普华

    元朝大臣。又作哈刺普华。畏兀儿人。※岳璘帖木儿第八子。幼与母居益都(今山东益都),习畏兀儿文及经史。中统三年(1262),随叔父撒吉思讨李璮有功,召入宿卫,受命至益都置广兴、商山二冶于四脚山,授商山铁

  • 策凌蒙克

    见“车凌蒙克”(2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