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四大寺志

四大寺志

藏文书名。全称《四大寺及上下密院建造情况白莲花鬘》。浦布永日垂巴阿旺强巴(1682—1762)撰。成书于1744年。颇罗郡王索南多杰(即颇罗鼐)时刻印行世。为藏传佛教黄帽派(即黄教)的佛教寺院史,主要记载卫藏四大寺:前藏甘丹寺(即甘丹南巴杰维灵寺)、哲蚌寺(即贝甸哲蚌寺)、色拉寺(色拉泰钦灵寺),后藏扎什伦布寺的历史。最后记述前藏上下密院。四大寺及上下密院的建造,表明黄教在显密修习方面业已成熟,在藏传佛教中已确立其统治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宗喀巴的传教成果。此书也是黄教兴起发展史,其间对宗喀巴、帕主阐化王扎巴坚赞、乃乌宗本南喀桑布、绛央却杰(哲蚌寺建造者)、大慈法王释迦也失(色拉寺建造者)、一世达赖根敦主(扎布伦寺建造者)、济尊·喜饶僧格(下密院建造者)、杰·衮嘎赖珠(上密院建造者)等生平事迹,寺院珍贵文物之始末,各寺与地方世俗势力关系均有所记述。书中保存有各寺与中央政权的密切关系,如大慈法王进京情况等珍贵史料。

猜你喜欢

  • 雅克察尔济呼毕勒罕二世

    ?—1808清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活佛。内蒙古科尔沁达尔罕旗人。公喇里勒坦子。被选定为雅克察尔济呼毕勒罕二世,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行坐床仪式。三十六年、五十五年(1790)、嘉庆二年(1797

  • 军事招讨使

    见“招讨使”(1375页)。

  • 杨承颠

    ? —约652唐代南宁州大勃弄暴动首领。大勃弄(今云南下关以南地区)人。永徽(650—655)初,起事,署将帅,攻麻州(今云南宣威)。与罗仵侯山首领秃磨蒲、大鬼主都干以及周近水大首领俭弥于、鬼主董朴等

  • 旺沁帕尔赉

    1883—1945近代蒙古王公。内蒙古阿鲁科尔沁部人。阿鲁科尔沁多罗郡王巴咱尔吉哩弟独生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政府赐头等台吉。三十二年(1906),封镇国公。1933年,任伪满洲国阿鲁科尔沁

  • 长河西

    地名。当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元至元十一年(1274),以长河两千户必剌充掠甲仗,聚众为乱,次年,副元帅覃澄率属众平之,建长河西管军万户府,设达鲁花赤1员,万户2员,隶属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

  • 庄喊

    傣语音译,又作庄罕,意为“金佛寺”。德昂族古代佛教圣地,位于今云南陇川县北,为昔日德昂族聚居地。据说,佛寺瓦是镀金或镀铜的,故名金佛寺。现已毁,未能看到残瓦剩砖遗迹。

  • 柏灌

    蜀人首领、国王。又作柏雍。约在春秋之世,继蚕丛之后为蜀王。近人或谓非人名,乃蜀人一个时期之氏族名。

  • 辽庆陵

    辽代皇帝陵寝。即永庆陵,简称庆陵;庆陵又为永庆陵、永兴陵、永福陵的总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辽庆州城遗址北约十公里之山麓。此山辽代名庆云山,自东迤西葬有辽圣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3

  • 赛特

    明代蒙古领主之一。为非成吉思汗家族出身的领主通称。亦译赛德。蒙古语音译,意为“善人”、“贵人”、“大官”。拥有较多的领地、属民和牲畜,担任太师、太尉、知院、丞相、※宰桑等要职,有的成为万户(土绵)、※

  • 耶律刘哥

    辽初将领。又作留哥。字明隐。契丹族。辽太宗※耶律德光堂弟。父寅底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弟)曾参与反阿保机“诸弟之乱”,后被淳钦皇后杀害。他自幼骄狠,好凌侮人。太宗时入仕,驻守边徼,累迁西南边大详稳。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