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德纳巴德喇
清代卫拉特蒙古高僧。蒙古族。幼年出家,随咱雅班第达从事传教活动,担任其主管侍从——绥本堪布。清顺治九年(1652),陪同咱雅班第达入藏,朝拜达赖五世。十八年(1661)作为咱雅班第达的全权代表到爱呼斯河慰问和硕特部阿巴赖台吉。次年护送咱雅班第达灵柩至西藏拉萨。八年后,到西藏迎请咱雅班第达的转世灵童,受到达赖喇嘛召见。精通蒙、藏语言文学,曾与其他僧人合作,为咱雅班第达补充翻译37种佛教经典。晚年撰成《咱雅班第达传》。
清代卫拉特蒙古高僧。蒙古族。幼年出家,随咱雅班第达从事传教活动,担任其主管侍从——绥本堪布。清顺治九年(1652),陪同咱雅班第达入藏,朝拜达赖五世。十八年(1661)作为咱雅班第达的全权代表到爱呼斯河慰问和硕特部阿巴赖台吉。次年护送咱雅班第达灵柩至西藏拉萨。八年后,到西藏迎请咱雅班第达的转世灵童,受到达赖喇嘛召见。精通蒙、藏语言文学,曾与其他僧人合作,为咱雅班第达补充翻译37种佛教经典。晚年撰成《咱雅班第达传》。
古族名。羌人的一支。春秋前已分布于今青海东部积石山至贵德、河曲一带,又称河曲羌。其居地古称赐支,故汉代又称赐支羌。因古代汉文史籍中常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泛称戎羌,故亦称析支戎。汉以后不见记载。
见“兀慎歹成打儿汗打儿麻台吉”(113页)。
春秋末中山国器物。铸造于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中山武公主政之前。为一大型铜钺,钺面铭文为“天子建邦,中山侯作兹库钎以敬氒众”,为记中山国君被周天子封为侯爵而铸。中山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爱和卫。永乐七年(1409)八月置。《满洲源流考》改作爱哈卫,并说清代有爱河,即位于凤凰城(今辽宁省凤城县)东北爱哈边门外的爱哈必喇。今有人定在图们江上游阿也苦河流域
帝国主义侵华罪行之一。清同治三年(1864),伊犁各族人民因不满清朝政府统治,举行起义,次年攻取惠远等城。沙皇政府乘伊犁局势混乱,于七年(1868),派兵进驻巴克图、博罗呼济尔和特克斯河上游,侵袭博尔
见“诺雷部”(1953页)。
赫哲族旧时选定新萨满及其接受神术训练的仪式。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民间相信,新萨满的产生是神的旨意。凡年令在15—16岁至24岁之间的男女青年患精神病之类的病症,久治不愈,经萨满跳神仍不
1259—1314元代吐蕃高僧。一名观照。积宁(约在今青海省阿尼玛卿山地区)人。为当地世家,兄弟四人行四。自幼从帝师八思巴剃度出家,曾从高僧剌温卜、著粟赤修习密乘佛法,尽得其要。善吐蕃文字,于八思巴为
见“契苾”(1563页)。
传说中的蒙古祖先。又译布尔特齐诺,蒙古语意为“苍色的狼”。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二十二世祖。原居额儿古涅·昆(今额尔古纳河)流域,后率部越腾吉思海(指今呼伦湖),移牧于斡难河(今鄂嫩河)上游的不儿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