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古格暴动

古格暴动

1624年葡萄牙传教士安夺德等在西藏阿里古格王国首府扎布让及日土建立传教会(站)后,古格王大力支持传教士传播天主教以取代藏传佛教。古格藏传佛教僧人对此进行各种抗争。1626年冬和1627年春,古格王下令灭佛,僧人被迫还俗或被赶至山洞。僧众经过三年的暗中准备,乘安夺德返回果阿和古格王生病之机,于1630年举行反对古格王政权的武装暴动。暴动从离扎布让较远的喜马拉雅山区开始,一些军官亦参加。还俗和讨乞的僧人亦被集结和武装起来,他们请拉达克土王派兵围攻古格王宫。王宫被围一个月未克,古格王主动提出议和,拉达克王与古格喇嘛首领计诱土王出王宫城堡,执之。日土统治者逃至后藏。传教士全被押往列城。拉达克王派遣其子统治该地。延续数百年的西藏阿里地方政权古格王国从此灭亡。

猜你喜欢

  • 大单于志

    书名。十六国时期后赵参军石泰、石同、石谦、孔隆撰。晋太兴二年(319),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勒,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建国后,命撰该书,记石勒兴

  • 西陵

    清代皇陵。因在京城西故名。位于今河北省易县西30里太平峪山。乾隆二年(1737)五月,赐名永宁山。该陵墓群以永宁山为中心,内有帝陵4座:雍正帝泰陵、嘉庆帝昌陵、道光帝慕陵、光绪帝崇陵。前3陵在永宁山龙

  • 下川口

    古城堡名。古允吾县治所。在今青海民和县境,滨湟水。汉王莽时改称修远县。现有古城遗址,分称旧城、新城。城北湟水渡口为古郑伯津,对岸兰州市红古城为汉时之允街,两地隔河相望,形势冲要,为争战之地。盛产瓜果,

  • 忽思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三月设置之忽石门卫和正统后设置之忽失木卫作哈实玛卫。

  • 耶律买哥

    ?—1259蒙古国将领。契丹族。为太师※耶律绵思哥子。史载其能通诸国语言。窝阔台汗时(一作成吉思汗时),为奉御,后袭父职,为中都路也可达鲁花赤。任内,见中都耗费巨大,屡向民贷,则以私藏偿还。汗闻之,嘉

  • 速尔哈赤

    见“舒尔哈齐”(2262页)。

  • 清平官

    唐代南诏职官称谓。为辅佐诏主执掌国事之重臣、王之下最高官阶。据《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凡置六人”;依《新唐书·南蛮传》,为3人,“官曰坦绰、曰布燮、曰久赞,谓之清平官,所以决国事轻重,犹唐宰相也。

  • 比龙

    北魏时鄯善王。太延(435—440)初,遣使至北魏朝贡。四年(438),遣弟素延耆入侍。太平真君二年(441),鄯善遭北凉宗室沮渠安周袭击,惧,欲降。后纳魏使者劝谏,以兵拒守,迫安周退保东城。三年,闻

  • 卡地喀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卡地喀哇寺、喀的喀寺、卡地沟寺,清代汉文文献称静宁寺。“卡地喀”,藏语意为“乌鸦嘴”。在青海民和县。宗喀巴弟子索南桑布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建。为民和县内格鲁派较大寺院之

  • 刘哥

    见“耶律刘哥”(13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