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伴
见“贝非”(313页)。
见“贝非”(313页)。
明代蒙古贵族。汉文史籍作那竹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巴尔斯博罗特济农第七子。幼亡,无领地,无嗣。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旭申、许慎、温慎、忽神。原依附主儿乞部,南宋庆元三年(1197),主儿乞部为铁木真(成吉思汗)击败后,该部一部分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麾下大将,“四杰”之一博尔忽即
见“萧永祺”(1993页)。
官署名。汉代太仆为九卿之一,掌舆马及马政。北齐以后设寺。历代相沿。清因之,顺治元年(1644)设立,设满、汉卿一人,附于兵部武库司。同年十二月裁,二年二月复设。康熙九年(1670),奉旨将口外种马二厂
藏语音译,即松耳石,又称绿松石。是藏族常戴的玉石类装饰品。有绿、白、红之分。这种宝石有些出自汉地,有的产于西藏。现广泛流传,男女均佩戴,也多用于装饰各种器物,以示珍贵。佩玉之俗始于吐蕃,并转为官员※章
即“大诚庆”(84页)。
?—551东魏、北齐官员。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魏太武帝※拓跋焘玄孙。兄临淮王元或无子,遂袭爵。累迁沧州刺史。为政温和,明于政理,提出“省人帅以出兵丁,立仓储以丰谷食,设赏格以擒奸盗,行典令以示朝章”
见“令支”(578页)。
党项部族名。地在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境。宋太平兴国六年(981),首领来都等向宋朝贡马。大中祥符七年(1014)六月,首领杜庆光又率部属投附宋朝,授以官职。
元代路名、驿站名。即原抚州。中统三年(1262)十一月,升为隆兴府。十二月,在此建行宫,后升为路。皇庆元年(1312)十月,改为兴和路,治所在高原县(今河北张北县)。辖宝昌州和高原、怀安、天成、威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