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岛语系

南岛语系

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根据语言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中的岛屿以及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上。西至非洲东南的马达加斯加岛,东至南美洲以西的复活岛,北至台湾和夏威夷岛,南至新西兰岛,中间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一般按地域分成印度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4个语族,包括500余种语言,使用人口约2.5亿。印度尼西亚语族分布在加里曼丹、苏门答腊、爪哇、菲律宾、台湾、苏拉威西、马都拉、安汶、帝汶、马达加斯加等岛和马来半岛。包括中国台湾的高山族语言,印度尼西亚的印度尼西亚语、爪哇语、巽他语、马都拉语、米南卡保语、亚齐语、巴塔克语、布金语、巴厘语,马来西亚的马来语,菲律宾的他加禄语、比萨扬语、伊洛卡诺语、比科尔语、帮板牙语、帮阿西楠语、伊戈罗特语、马罗瑙语,马达加斯加的马达加斯加语,越南的嘉莱语、拉德语,越南和柬埔寨的占语等。波利尼西亚语族分布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新西兰、萨摩西、汤加、纽埃、库克、士阿莫土、马克萨斯、瓦利斯、夏威夷、复活岛等岛屿上。包括毛利语、萨摩亚语、乌维亚语、汤加语、纽埃语、拉罗通加语、塔希提语、士阿莫土语、马萨克斯语、夏威夷语、拉帕努伊语等约1000多种语言,方言和次方言。美拉尼西亚语族分布在赤道以南,太平洋西南斐济、新几内亚、俾斯麦、所罗门、圣克鲁斯、新喀里多尼亚、新赫布里底等岛屿上,包括斐济语、安布里姆语、利富语、莫图语、雅比姆语等。密克罗尼西亚语族分布在赤道以北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马里亚纳、马绍尔、加罗林、关岛、吉尔伯特、特鲁克、波纳佩、帕罗、雅浦、瑙鲁、帛硫等岛屿上,包括马绍尔语,查莫罗语、吉尔伯特语、特鲁克语、波纳佩语、帕罗语、雅浦语、瑙鲁语、鸟利蒂语、库赛语、塞班语、耶鲁脱语。印度尼西亚语族语言大都保存了古南岛语的辅音韵尾,并区分※p与※b;※mp与※mb;※k与※g;※t与※ t;※nt与※;d;※ a与※q;※nd与n a;基本词序大致为VSO (动词—主语—宾语)或VSO,动词与主语有一致性。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3个语族语言大都已丢失古南岛语的这些语音特征,基本词序大致为VSO(主语—动词—宾语),动词与宾语有一致性。

猜你喜欢

  • 骨勒茂才

    党项人。西夏学者。仁宗乾祐二十一年(1190)编著番文(西夏文)、汉文双解语汇集《番汉合时掌中珠》。在序言中指出:番汉文字“论末则殊,考本则同”。主张“番汉语言,可以俱备。不学番言,则岂和番人之众;不

  • 龙笛

    蒙古族、满族传统吹管乐器。亦称龙头笛。起海于元朝以前,为民间乐器,以木制或竹制。元代,纳入宫廷乐器。《元史·礼乐志》载:“龙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龙头,衔同心结带”。其后仍在民间流行。清代亦

  • 亦难察

    蒙古诸部统一前乃蛮部首领。又译亦难赤,全称亦难赤·必勒格·不古汗。亦难察为名,“必勒格”意为“智者”,“不古汗”意“伟大的君主”。台不花之父。雄勇善战,并周邻诸部,势盛,辖金山(今阿尔泰山)南北广大地

  • 正统

    西夏军队职官。西夏语音“正暮”。系正统司之长官,为第一等。有副统辅佐。

  • 均田制

    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北魏初,北方经长期战乱,土地荒芜,地籍散乱,严重影响赋役征收。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在实行课农基础上,下诏计口分配空芜土地。凡男15以上受露田40亩,女20亩。奴婢

  • 可里踢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亦作喀勒达所。永乐四年(1406)正月设,以巴图布哈等为千百户。清代喀勒达山在珲春城(今吉林省珲春县)东80余里。

  • 一扣钟

    亦写作一扣衷、一口钟、一裹圆,满语谓之“呼呼巴”,即斗篷,也叫篷篷衣。清代中期盛行一时,妇女多穿,男子亦有穿者。其制极简单,似雨衣,有领无帽,无钮扣,穿时披在肩上,用细布带系于颈部,用以遮风御寒。因形

  • 马元德

    即“吉谟雅丁”(684页)。

  • 献冰日

    青海互助等地土族民间节日。每年夏历十二月初八举行。届时人们呜鸣即起,到河边背取冰块置于庭院屋檐下、房内柜上、大门口、田边地头、粪堆等处。男女老少皆食用冰水做的豆面油搅团(散饭)。并将第一碗搅团献于堂屋

  • 伯德梅和尚

    ?—1195金大臣。泰州(治今吉林洮安东)人。奚族(一说女真)伯德氏。正隆五年(1160),充护卫,授曷鲁碗群牧副使。复召为护卫十人长,累迁复州刺史。明昌(1190—1196)初,任西北路副招讨,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