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定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东南部。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朝贡仪,将其列入全国可按例朝贡的三十长官司之一。宣德三年(1428)九月,故土官侄那儿卜入朝贡马,赐以钞、彩币表里、纻丝袭衣、靴袜等。六年(1431)三月,该长官司向总兵官都督陈怀报称:蜡匝族人不遵管束,常聚众披甲持刃,横截道路,杀伤运夫,抢掠粮布,攻击关堡,拒朝廷招谕,请派兵讨之。宣宗令再派人前往招谕。后,屡派人入朝进贡。长官依例袭替。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东南部。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朝贡仪,将其列入全国可按例朝贡的三十长官司之一。宣德三年(1428)九月,故土官侄那儿卜入朝贡马,赐以钞、彩币表里、纻丝袭衣、靴袜等。六年(1431)三月,该长官司向总兵官都督陈怀报称:蜡匝族人不遵管束,常聚众披甲持刃,横截道路,杀伤运夫,抢掠粮布,攻击关堡,拒朝廷招谕,请派兵讨之。宣宗令再派人前往招谕。后,屡派人入朝进贡。长官依例袭替。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山苏。原为地名,后演变为支系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峨山、新平、元江、双柏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见“土河”(63页)。
唐代壮族摩崖石刻碑铭。唐韦敬辨撰。敬辨澄州(今广西上林县)人,壮族。为其任廖州(今广西上林等地)刺史时所撰。碑高164厘米,宽79厘米。碑文从右到左竖刻,凡24行,首行42字,末行32字,余为47字,
?—1741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朋素克喇布坦长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袭札萨克多罗郡王。五十四年(1715),随散秩大臣祁里德赴推河防御准噶
见“大横帐”(90页)。
明代四川芒部军民府土官。彝族。土知府陇寿子。嘉靖四年(1525),父被叔陇政诱杀后,明廷以“芒部陇氏,衅起萧墙,骚动两省,王师大举,始克荡平”,于次年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府(治今云南镇雄县),以程洸为流
?—1659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天聪八年(1634),授牛录章京世职。从征乌苏鲁乌喇,获壮丁60人以归。崇德五年(1640),从征明,围锦州。顺治元年(1644),署梅勒章京,从世祖入关,留为后队
?—1258元朝将领。又译叶了干。蒙古札剌儿氏。成吉思汗宿卫拔彻之子。太宗年间(1229—1241),父战死后,袭职,任火儿赤(佩箭侍卫)、博儿赤(司膳),事太宗子岳里吉为卫士长。七年(1235),从
1717—1793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佟佳氏。巡抚安图子。乾隆五十一年(1786),由都统、将军授闽浙总督。任内徇庇一些废弛营武、执法侵渔之贪官污吏。以彰化天地会领袖林爽文率众起义,攻克彰化,自泉
493—568北魏至北周大臣。字思敬,小名巨弥(一作巨引)。河南洛阳人。鲜卑于氏(原为万忸于氏)。陇西郡守于提子。晓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初屏居闾里,未有仕进之志。正光四年(523),始为铠曹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