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前燕

前燕

十六国之一。鲜卑慕容氏所建。檀石槐所建鲜卑联盟瓦解后,慕容氏逐渐兴起。三国魏初,首领※莫护跋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北建政权。西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其曾孙※慕容廆嗣立,后自称鲜卑大单于,据有辽东,修明刑政,安辑流亡,广泛吸取汉文化,势力日盛。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子※慕容皝即位。咸康三年(337),自称燕王,史称前燕。后建都龙城(今辽宁朝阳)。相继灭鲜卑段部、宇文部,屡败后赵、夫余、高句丽,发展为北方强大的割据政权。穆帝永和四年(348),子※慕容儁袭燕王位。六年,破后赵,取蓟城。八年,灭冉魏,迁都于蓟(今天津蓟县),称帝,建元元玺。光寿元年(357),破敕勒于塞北,降匈奴单于贺赖头,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为前燕极盛时期,有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安徽、江苏之一部分。后因强行征调,欲征兵150万攻晋,激起民众不满和反抗。光寿四年(360),子※慕容暐继位,以年幼庸弱,委政于太宰慕容恪。因贵族争权,辅臣不睦,王公勋戚之荫户多于国有,加之连年与晋交兵,国库空竭,用度不足,诸州郡乱事纷起,势衰。建熙十一年(370),为前秦苻坚所败,都城邺失守,燕帝于出逃途中被俘,前燕亡。自皝称燕王起,共历3帝,凡34年。皝后裔慕容垂、慕容泓、慕容德后又分别创建※后燕、※西燕、南燕。

附前燕诸帝世系

猜你喜欢

  • 土府通判

    官名。宋代始置府通判,为知府行政助理。明设于各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又在少数民族地区任命当地首领为土府通判,为文职世袭土官,秩正六品。给予敕命、印信、冠带,因其故俗,使之抚辑土民,谨守疆土,修

  • 沅州府

    行政区划名。元置。唐为巫州,后历改沅州、潭阳郡、叙州等。宋为镇远州。元至元十二年(1275),立沅州安抚司。十四年改路总管府,治所在卢阳县(今湖南芷江)。至正二十四年(1364),归附朱元璋,改为府。

  • 锡伯语

    我国新疆境内锡伯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锡伯族分别居住在我国东北和新疆两个地方。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已转用汉语、汉文;新疆地区的锡伯族仍使用本民

  • 耶律术者

    ?—1115辽末将领。字能典。契丹族。为于越蒲古只之后。史载其身材魁伟,长于雄辩。天祚朝入仕,乾统初年,补祗候郎君。六年(1106),加观察使。时东北女真勃兴,迅入辽地,天庆五年(1115)正月,兵抗

  • 忽汗河

    唐代水名。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内之牡丹江。源出今吉林省牡丹岭,东北流经镜泊湖(时称忽汗海),至黑龙江省依兰县入松花江。全长725公里。其流域为东北古代少数民族肃慎、挹娄、勿吉、靺鞨聚居区。唐代,粟末

  • 森巴侵藏战争

    1841年春,占领了拉达克和克什米尔的道格拉(藏人称之为森巴)王室古朗普·辛格,在英国东印度公司默许下,为霸占盛产优质山羊细绒的阿里地区,以3千多兵力发动侵藏战争,分左中右三路从班公湖、狮泉河谷和象泉

  • 庆童

    ?—1368元末大臣。康里人。字明德。益国公斡罗思子。初为仁宗宿卫,历任大宗正府掌判、上都留守、江西、河南、辽阳行省平章政事。顺帝至正十年(1350),调江浙行省。次年,遣军镇压江东、浙西之红巾军。十

  • 匦匣司

    西夏官署名。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4正使、4承旨、4都案、8案头。

  • 摆腰台吉

    见“不彦台吉”(270页)。

  • 慕容绍宗

    501—549北魏、东魏大将。鲜卑慕容氏。前燕君主※慕容皝第四子太原王慕容恪后裔,北魏恒州刺史慕容远之子。孝昌(525—527)中,携家至晋阳归附表亲尔朱荣。后以军功封索卢县子,寻进爵为侯,累迁并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