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在安徽省寿县南关留犊坊。始建于明初。天启元年(1621),清康熙年间(1662—1722)、道光二十五年(1845)、光绪十六年(1890)等多次重修。相传原址在寿县西门外,清初迁至
叶尔羌汗国官名。波斯语mirab音译。mir (密儿)为amir (异密)的简化形式,在此作“统治者”、“管理者”解;ab意为“水”,与mir合称,意为“水利官”。其职司,除了主管兴修和维护水利设施外
见“朝克图台吉”(2175页)。
①金海陵王加给金熙宗侮辱性的称号。皇统九年末(1150年初),海陵王完颜亮杀熙宗完颜亶,自立为帝,降封亶为东昏王。正隆六年(1161),海陵王率兵攻宋,十一月在扬州被部将耶律元宜等刺杀。世宗大定初,追
金代山名。亦名“忽土白山”。见“麻达葛山”(2099页)。
见“艾答卫”(437页)。
即“意侯奢”(2384页)。
秦汉及晋时对一些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征收的一种赋税名称。“賨”,《说文》解释“南蛮赋也”。据《后汉书·南蛮传》载,西汉时在武陵蛮地区“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为賨布。”所征实为人头税。也有以钱代布的
1197—1265蒙古国大臣。又译勃鲁海牙。畏兀儿人。祖牙儿八海牙、父吉台海牙俱以功为畏兀儿大臣。幼丧父,依舅父家就学。善畏兀儿文,尤精骑射。18岁时随亦都护(国主号,意为“幸福之主”)附成吉思汗,充
傣语音译。明代傣族麓川(治今云南瑞丽县)思氏地方政权的军官。《百夷传》:“领一伍者为昭哈斯”,相当于伍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