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具伏弗

具伏弗

契丹早期部落名。为※古八部之一。始见于《魏书》。是称据该书“显祖纪”,他载稍异,该书“勿吉传”记为“具弗伏”;“契丹传”与《辽史·营卫志》记为“伏弗郁”。据契丹古老传说,一神人乘白马,与一天女驾青牛车相遇※木叶山,结为夫妇,生八子,后繁衍为八部。这一时期大约在公元4至7世纪间。大体活动在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以北,潢河(今西喇木伦河)流域一带。时契丹人畜渐旺,部落益盛,首次见诸史册。一说此部与※匹黎尔部发展到唐代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合为※伏部,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附唐,唐以此部置赤山州和匹黎州。

猜你喜欢

  • 沙陀三族

    见“沙陀”(1124页)。

  • 都定臣

    约1916—1937民国初四川彝族土司。又名阿郭日哈,小名都四四(系都龙光第四妻所生),俗名都小官。都龙光之子。少年即任阿都正长官司兼副长官司(治今四川凉山州普格县西北鱼水坡)长官。时逢军阀割据,战乱

  • 长白山部

    ①鸭绿江、讷殷、朱舍里3部的总称。属明代建州女真。又称长白山三路,其地南至浑江与鸭绿江会合处,北至松花江上源头道江一带,跨越长白山南北,分属今辑安、临江、塔甸、靖宇、桦甸、安图诸县地。明万历十九至二十

  • 血亲复仇

    见“血族复仇”(821页)。

  • 广宁路

    见“广宁府路”(133页)。

  • ①古代夏族及以后的汉族对周边各民族的泛称。又常在前加数字“四”,称“四夷”,即东、南、西、北四方的夷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夷蛮戎狄配四方后,遂有了以泛指一方族称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来释“四夷”。“

  • 叶克书

    ?—1658清初将领。满族。辉和氏。又作叶克舒。世居尼马察部(今黑龙江省穆棱县东兴凯湖南境附近)。泰松阿子。后金初年,归附太祖努尔哈赤,任牛录额真,隶正红旗满洲。天命六年(1621),随努尔哈赤攻夺辽

  • 乌大经

    ?—1804清朝将领。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人。回族。乾隆二十七年(1762)武举。翌年获武进士,授三等侍卫。三十三年(1768),任山东武定营游击。三十七年升德州营参将。三十九年(1774),参予镇压

  • 朱耶拔野

    据《旧五代史·武皇纪》载,为唐朝将领,西突厥别部沙陀首领。后唐君主※李存勖始祖。唐贞观(627—649)中,为墨离军使,从太宗李世民讨高丽、薛延陀,以战功为金方道副都护,居家于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镇

  • 盖水

    古水名。一作善水。所指众说纷纭,或说是今吉林省白城市西之交流河;一说为嫩江西岸支流雅鲁河;有说是海拉尔河支流伊敏河;或说为今哈伐罕河;旧还有说为桂勒尔河。南北朝时,从东北重镇和龙(今辽宁朝阳县)至室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