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史

元史

书名。记载元朝兴亡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明初官修,宋濂、王炜任总裁。210卷。洪武二年(1369)开纂,三年成书。内本纪47卷,纪太祖至顺帝十四朝史事。除顺帝纪外,余多取材于元十三朝《实录》。前四汗(太祖、太宗、定宗、宪宗)本纪甚简略,详于世祖、顺帝本纪,共24卷,占本纪篇幅一半以上。志58卷,其中《百官》、 《食货》、《兵》、《刑法》诸志,主要取材于《经世大典》,详记元朝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项典章制度,史料丰富;《天文》、《历》两志,多取材于郭守敬《授时历》,反映元朝天文历算之学的进步;《地理志》记元朝辽阔版图及地理建置特别是行省的设立,亦有特色。表8卷,记后妃、宗室世系、诸王公主、三公、宰相,均甚简略。列传97卷,一部分采自元13朝《实录》、《后妃功臣列传》、《元朝名臣事略》等书;一部分主要依据《元文类》所载私人家传、神道碑及墓志铭等。因自起纂至成书未足一年(331天),多是对原始材料直接摘抄,不及润色修饰,后世史家对此书颇多讥评,有的认为“其文芜,其体散,其人重复”,有的则说多是碑志之语,案牍之文,“并无溶范”。然自今视之、《元史》所据大量原始资料的面貌反因此得到较多的保存,其可靠性和史料价值仍然较高,非其他同类新作所能代替。此书祖本为洪武三年(1730)刻印本,俗称洪武本,后相继有明南监本、北监本、清殿本,乾隆四十六年(1781)本,道光四年(1824)本等。1935年,商务印书馆将99卷残洪武本和南监本相配影印而成百衲本。1976年中华书局又在百衲本基础上旁徵博引,详加校勘,出版《元史》点校本。是目前通行的最佳版本。

猜你喜欢

  • 安义公主

    隋宗室女。开皇十七年(597),应突厥和亲之请,文帝将其嫁于东突厥突利可汗染干,染干遂率部南徙度斤旧镇驻牧,为隋守边。不久(599年前),病卒,隋廷复以义成公主和亲染干。有隋一代,少数民族首领连娶两位

  • 邛都夷

    古族名。西南夷之一种。秦汉时居住在今四川西南地区。定居,务农,种水稻。秦时即通为郡县。西汉元光五年(前130),武帝遣司马相如通西南夷,于其地设邛都县。元鼎六年(前111),置越嶲郡。更始二年(公元2

  • 阿哈里

    ?—1676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索绰罗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初任分得拨什库(骁骑校)。顺治十八年(1661),随军征山东,连战皆捷。康熙十五年(1676),从征陕西,至显义关,败高定、蔡元马步兵。

  • 土默特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亦称“十二土默特”。属※右翼3万户。一说其名称源于古老的“秃马惕”部落。明代,由右翼的蒙古勒津(满官嗔)、多伦土默特(多罗土蛮)等12个大部落及若干小部落组合而成,故统称十二土

  • 鲜于琛

    ?—535梁大同年间鄱阳地区起义首领。一说为丁零(敕勒)鲜于氏,鄱阳郡(今江西波阳县)人。初服食修道法,曾入山采药,拾得五色幡眊,又于地中得石玺。大同元年(535),聚结门徒起事,杀广晋令王筠,改年号

  • 尔补

    即“布尔杂补”(469页)。

  • 人租地

    旧时滇东北和黔西北一些彝族地区的一种以人代租方式。当地封建土目藉其政治权势,拨出一部分土地强令其辖区内一些农民耕种,凡被迫租种这种土地的农民,除平常交租外,还必须每户每一代给土目送一个小孩当奴隶,故称

  • 叱卢那胡

    晋代鲜卑叱卢部首领。见“叱卢”。(542页)。

  • 噶勒丹锡哷图萨玛第巴克什

    见“阿旺簇勒提木”(1245页)。

  • 侯勒

    见“四胡”(5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