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傣拳

傣拳

傣族传统民族武术。流传于各傣族聚居区。是傣族男子为防卫和文娱体育活动需要而逐渐形成的。拳法多用下肢力量,矮桩步法,拳架较小,有完备的套路,技法多模拟猿猴、孔雀等动物动作。演练时常以象脚鼓和铓锣伴奏,节奏鲜明。旧时封建土司实行寓兵于农,每个村寨应服役的适龄青年,均须于农闲时实行军事训练,傣拳是军训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 我着

    见“福余卫”(2412页)。

  • 传统彝文

    我国彝族的传统文字。俗称老彝文,旧称“罗罗文”,史称爨文、韪书等。彝文属于表意文字,从形体上看,与汉字有相近之处,但它不是从汉字演变出来的。彝文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但学者们一般认为彝文创始非一人一时

  • 折从阮

    892—955本名从远,字可久,党项族。唐末麟州刺史折嗣伦子。五代后唐同光(923—926)年间,任河东牙将,领府州副史,又授刺史。长兴初(930)入朝,明宗以其洞习边事,加检校工部尚书,复授府州刺史

  • 汪罔氏

    即“汪芒氏”(1121页)。

  • 娘若香波

    吐蕃古堡名、地区名。地处今后藏,即藏麦与藏兑之间地区,北界日喀则、扎西岗、彭措林,东界楚河,西至拉孜,南至萨嘉。最初为“十二小邦”之一。据《德乌佛教史》及《贤者喜宴》载,其王为洛昂吉仲,其王宫即娘若香

  • 包头

    地名。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东邻土默川,西接后套平原。历为古代北方民族游牧之地。名称来源主要有二说:一说出自蒙古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一说为箔头(水陆码头)的音转。约在清

  • 尔补

    即“布尔杂补”(469页)。

  • 见“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393页)。

  • 吐门

    见“阿史那土门”(1231页)。

  • 合剌普华

    元朝大臣。又作哈刺普华。畏兀儿人。※岳璘帖木儿第八子。幼与母居益都(今山东益都),习畏兀儿文及经史。中统三年(1262),随叔父撒吉思讨李璮有功,召入宿卫,受命至益都置广兴、商山二冶于四脚山,授商山铁